老师当年打你有恶意吗?

记得我上初中时,经常被班主任打。他是教数学的,很年轻的男老师,很有魄力。打人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皮尺、钢尺打头,打手等等。最疼的莫过于右手紧握,食指微微露出,那种“毛栗子“真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8 08:26:41

记得我上初中时,经常被班主任打。他是教数学的,很年轻的男老师,很有魄力。打人的途径有很多,比如皮尺、钢尺打头,打手等等。最疼的莫过于右手紧握,食指微微露出,那种“毛栗子“真的是吃不消啊。

老师有时恨铁不成钢:“这题没错的话就可以满分了,你自己说该不该挨打?”经常学生低着头:“该打。”老师怒吼:“手伸出来!”学生绷紧手上的肌肉,挨了几棍,搓着手出了办公室。

对于家长说,对于犯错误,考试出错的学生,老师就用打的方式来教训他们。通过一段的观察,家长可能会发现:不痛不长记性,体罚挨打使子女的心理素质变得强大起来。包括体罚在内的各种严厉的教育手段有效地约束了子女和其他同学的懒散行为和习惯,孩子们的养成教育得到成效实施。

很多家长总结说,现在的孩子大多缺乏责任感、敬畏感,教师在言传身教的同时,辅以适当体罚在内的严厉管教,觉得对于现在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并不算坏事。

家长对教师打学生方法没有抵制和反感。他的态度基本上和笔者的态度契合,而我母亲也是一名教师,也能感受到当今教师敢于动手管教孩子的强烈责任感和所冒的巨大风险:

一方面,老师打学生的风险太大:这里包括法律风险和职业风险。首先,打学生是违法的。在学生这个身份之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人身安全,人格尊严都得到法律的保护,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其次,教师体罚违反教师职业规范。我的高中老师非常有感触的告诫我们,一定记住,今后当教师,不要打孩子,打学生是老师的一条戒律。

当老师打了我们的孩子,也要理智对待,如果老师是善意的,并且不对孩子造成伤害,也是要认可的。如果不认可,可以与老师沟通,交换看法,共同努力教育,一切为了孩子。推已及人,换位思考,也许能够体会教师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48 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只要老师不是出于恶意,吃一时的皮肉之苦换来涨了记性,也不失为一种成长。如果是出于恶意而迁怒于学生,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