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如同买股票,收益大风险也大。
正常情况下,内部提拔的员工的薪酬涨幅是有限的,可能30%已经不错了,而跳槽的话,普遍可以做到翻倍的这种幅度。
① 跳槽是职业发展的捷径
优秀人
涨资千万条,跳槽不是第一条。职场当中,可以实现涨工资的方式很多,即使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要选择跳槽。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选择跳槽是一个试错成本很高的一种做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赌”,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很可能就是连本带息一起都要赔进去。
选择跳槽的理由
虽然个人不太赞成跳槽,但有3种情况,建议还是选择离开:
一是前景无望。入驻一家公司,公司发展得如何,是否有前景,一年时间可能看不出来,但时间稍长一些,都会有所察觉,至少可以从工资能否按时发放、福利能否兑现、工作能否持续等等最直接的表面现象看出来,如果一家公司连基本的工资都不能如时发放,还怎么去判断这家公司拥有很好的前景,能给员工一个很好的未来?
二是迟滞成长。过于稳定,实际上就是一种束缚。当在一家公司,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而丝毫没有一丝波澜的时候,正如那句话,学习如逆水行舟,不日进则日退,职场亦是如此,每天不能从工作中获得新的经验、新的收获,时间稍长一些,得到的结果,就是职场中的退步。
三是意见相左。一两次与上级领导的工作思路、意见等不同,很正常,但如果长时间个人的意见与想法总是不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与采纳,那么,只能说明,个人还是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公司的整体建设当中去,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与失落感,而如果要彻底改变当下的处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态度重新构建,也就是说换一个新的成长环境。
四是关系变僵。就是与公司的老板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可调和,这一点在体制内,情况可能会稍好一些,特别是在私企,情况就变得很挠头了。当个人与老板的关系已经处在崩溃边缘,并且几经修复均以失败而告终的时候,那么,做到“短痛”选择离开,要胜于“长痛”,一味地讨好,可能会更好一些。
涨工资,更专业,才会更靠谱
职场里的工资调整,表面上看是谈出来,但所谈的内容,都需要实实在在的业绩做支撑,否则,谁都不会轻易地上调你的工资,这一点在私企体现得更加明显,因为,任何一家公司要想经营下去,必需要考虑到用工成本与效益成本之间的对比,如果不能成为正比的话,那么,涨薪可能就是一个未知数,因而,涨工资归根结底还是干出来的。
足够硬核。说得直白些,就是一个人在职场立足的硬本事,有了它,就具备了跟老板在工资调整上谈条件的资本,这个是一项基本的前提。
记得,董卿有个非常著名的“金色三分钟”被奉为主持界临时救场的完美案例。那是在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导演发现现场时间有两分半钟的空档,便安排董卿救场。期间经历了从“两分半”至“一分半”再到“两分半”两次时间的调整,均被董卿合理地予以了化解,这种临场应变能力,不光是经验丰富就能够做到的,还需要超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职业素养。
创造价值。就是要有成果输出,平常日,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人,从早到晚工作很努力,有时还加班,但就是看不到实实在在的业绩。
像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有一位新进的员工小高,工作很努力。但却始终得不到公司主要领导的认可,事后,才发现,这位员工,虽然经常加班,可是他不清楚领导的要求就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最后工作做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些跑上跑下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公司的整体发展与实际业绩,并没有多大帮助,像这样的付出,再多也没有实在意义,更体现不出你的专业来。
控制情绪。面对工作上的成败与得失,较为合理的方式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去一点一点地改变,而不应是左一句牢骚,右一句抱怨,将不良的情绪传染到其他人,没有人有义务承受你的烦恼,而自己也不应随心情去完成当下的工作。
之前,曾有一位一起共事的同事,个人真得不太愿意与之打交道。最主要的就是工作随心情,个人的工作安排,到他那里就是一纸空文,每天所要完成的报告或者填报表格,需要找她拿数据,数据能否到手,是要看她心情的。心情好的时候,马上就能拿到数据,她心情不好就直接说她找不到了,然后就不理人。
在外界看来,这是有个性的体现,实际上,哪里是有个性,而是职业素养过低的体现。这里面,也许有的组织分工不合理,那么完全可以提出来,在改变之前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工作的每一部分都需要人来做,这样才好。
注重效率。有时候,工作完成讲求效率要大于讲求质量,也就是说多花时间,并不一定会做的更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甄求完美,不然先做到完成。 要完成就要想先和上司确定目标,确定上司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上司的要求描述一遍,跟对方确认目标。确定了大方向以后,就尽量去快速完成。
特别是在与对方确认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达到60分以上的标准,要比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达到90分的效果要好得多。
学会承诺。职场里,无论做什么事情,凡事都讲诚信并给予必要的承诺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能够看出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是一种基本职业素养的体现。
有个同事,不管是谁叫他做什么,不管他能不能做都会答应,但是回头就忘记了。对于帮助他人个人秉承的原则是,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帮。一旦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就直接拒绝,解释一下对方会理解的。
总之,涨工资之前先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起来,专业的人能稳定输出工作成果;不专业的人做事只看自己的心情;专业的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专业的人一遇到困难就发脾气;专业的人做事讲究工作方法;不专业的人做事只看感觉。
在涨工资之前,请再一次确认自己是不是一个专业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