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亲眼目睹的真实案例。
8年前,我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规培,轮转至骨髓移植病房时遇到了一样一个病人。
21岁的小超是山西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因急性髓性白血病从山西慕名而
分享我亲眼目睹的真实案例。
8年前,我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规培,轮转至骨髓移植病房时遇到了一样一个病人。
21岁的小超是山西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因急性髓性白血病从山西慕名而来(黄晓军教授在骨髓移植领域享誉国内外)。因他本身和父母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无法做自体移植,父母也不适合为他提供骨髓,一番周折后小超的小叔成了最佳人选。
可原本答应好做骨髓捐赠的叔叔在临近手术前变卦,以害怕丧失劳动力为由拒绝捐献,无论小超的父母如何哀求,小超的叔叔和婶婶就是不愿意捐赠……
临床上这种情况确实偶有发生,那么供者是出于哪些考量而拒绝捐赠呢?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被术前谈话吓破了胆
做过手术的朋友都知道,任何手术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胆囊切除术,术前谈话都会罗列一整篇的术中和术后风险,这是例行公事,却也让很多人吓破了胆,放弃捐赠念想。
第二、害怕捐赠完,自己的骨髓变少了
正常人的体内有强大的造血系统,抽出去的血液会在一段时间内重新“生成”,白血病患者之所以需要人为其提供骨髓,就是因为他们的造血系统出现了故障,需要供者骨髓帮其重建。所以正常人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骨髓捐赠确实会让自的骨髓变少,但只是短暂的。
第三、害怕将自己的骨髓“抽干”而无法再生
有这种疑虑的朋友,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正常成人体内大约有3kg骨髓,而供者的15g-30g骨髓即可挽回一条生命!
第四、担心影响体力,降低生产劳动力
有这种疑虑的朋友大多是因为血是精气之本的说法。其实供者抽完骨髓后确实会有一段期间乏力症状,但是待体内要做系统恢复,一切症状都会消失,不需要过多担心。那些原本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不用担心做完骨髓移植后再也不能承担体力劳动了。
第五、担心自己被感染
这一点确实可能会发生,因为动员和捐赠的过程确实需要穿刺,穿刺就会有针眼,但是因为穿刺操作而诱发的感染几率非常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民间那些关于骨髓穿刺后细菌会经过血管流向全身的说法根本就是危言耸听。
第六、迫于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语压力
其实这种原因应该是最多的,小超的叔叔就是因为婶婶从中阻拦而反悔的。而新闻报道中也不乏那种孩子愿意捐赠,父母死活不同意我情况,最终动摇了供者的决心。
其实,个人觉得,骨髓捐赠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也贡献了骨髓,希望能帮的上有需要的额人),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一点点的血液能挽回一条生命一个家庭,我自己是非常愿意的。
而那些原本已经答应了捐赠的朋友,原本身处黑暗沼泽的人,突然看到一束光亮,那种欣喜那种重新燃起来的希望,你怎么忍心直接浇灭呢?如果做了捐赠的决定,请不要半途返回,或者干脆一开始不要给别人希望,因为失望过后的希望会被放大一百倍,而再次破灭可能直接摧毁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