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浏览了这问题下面其他条友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说几句——几年前曾经在腾讯微博就关注方舟子,还收藏了他新浪博客网
好吧。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浏览了这问题下面其他条友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说几句——几年前曾经在腾讯微博就关注方舟子,还收藏了他新浪博客网页,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觉得以有点儿说不过去。
不急着贴标签,先弄清什么是“粉丝”再说吧。
网上查了一下,解释是这样的:“粉丝”是英文单词fans的音译,可以理解为“XX迷”。粉丝们对某个名人、明星像恋爱一样专注、疯狂、甚至失去理智。“他们掌握着偶像最详尽、最新鲜的资料;他们关注偶像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随时扬起热烈支持的旗帜;温柔时他们让人感动落泪,激动时他们拥有让人震慑的攻击性和破坏性”。所以,在凡人眼里,他们是异类,是不可理喻的“粉丝症候群 ”。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方舟子的“粉丝”也是带有“疯狂、甚至失去理智”“拥有让人震慑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特点,那他们就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他们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而且不管是谁的粉丝,哪怕是拥有至高权威者,甚至是上帝,是天王老子,是玉皇大帝、孔圣人,这样的“粉丝”,统统可以用“间歇性精神病人”来归类。
问题是,方舟子有这样的“粉丝”吗?我来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已经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方舟子了。一开始就印象深刻的是打假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和质疑韩寒的写作能力。当时我曾天天追着看“天涯杂谈”上所谓“第一高楼”里的文章,期待“方韩”之争的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后来肖传国雇人锤击方舟子还被判了刑,他的“肖氏反射弧”,现在仍然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特定患者,但一直没有被国际社会认可。韩寒已经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听从建议,专攻电影导演,改为在娱乐圈发展了。
像我开篇说到的,在那个阶段 ,我在腾讯微博上关注了方舟子,我自己的博客上链接了他的新浪博客。
之后,方舟子在挺转基因和提出对中医“废医验药”等问题上,几乎引发了全民关注,惹来一片咒骂和喊打声。
再后来,方舟子被网络各大平台封号。
因为我并不是方舟子的“粉丝”,所以对他的行踪也不是很了解。单就我所知道的来看,现在虽然各大平台虽然已经对他解“封”,仍然“打假”和科普不止,但他自己基本上人待国外,除了偶尔在“转基因食品品尝会”上露面,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只在网络上发声了。
我对方舟子性格的评价是:“认真”“执拗”“勇敢而决绝”“睚眦必报”“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这些也并不全是负面的评价。我反而非常欣赏,甚至敬佩他的这种认定了自己想做的事,就毫不不讲私情,哪怕敌手众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他的做派,总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的战士》: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但他举起了投枪。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我特意登录了久违的“腾讯微博”。一页页细细翻看,找到了当年留下的关于方舟子的印记。2014年10月27日 潘石屹感叹:“他驰骋网络多年,威名远扬,有人听到他的大名就吓破了胆。有一年他与某人在网上打得难舍难分时,我多了一句嘴。他马上冲我而来。我忙说,我不认识某人。他马上搜到我与某人在凤凰台录节目后的合影……他是网上大侠级常胜将军。刚上网一看,他被全面封杀了。唉!”我对此评论说:方舟子不像是从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人,他倒像从石头缝里蹦出的孙猴子。他不中庸,不谙人情世故,他火眼金睛,挥棒横扫……现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了!
唉,在方舟子现在的腾讯微博上,“听众”有6860912人,他自己“关注”的仅仅24人;从中可见他的孤独。
当然,方舟子也会出错。我想,在方舟子众多的打假对象里,肯定有误伤的、打错了的。当然,就我自己微不足道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资格评价他所涉及的学术问题的。
我还是很感谢方舟子的,他为我们普通民众揭示了一些被人故意掩盖的事实。
从他那里,我知道了所谓“冬虫夏草”“东阿阿胶”等一些名贵中药保健品,不过尔尔。我还知道了一些诸如“孕妇防辐射服”等等不过是商家的骗局。
查资料时,我又看到著名社会学专家郑也夫先生于2011年03月31日刊登在《中国新闻网》的一篇文章《方舟子与性格多样性》。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我是挨过方舟子骂的人,我不觉得受到伤害……我对方舟子有好感。就是觉得不管他说得对还是错,他都不是在报私仇,不是在打派仗,也不是政治立场决定一切,是一介书生在剽窃问题上的判断,是他真的以为对方有问题……也想奉劝方舟子,社会上有恨你的人,也有爱你的人。你应该显示出与你的对手截然不同的风格……能继续给他们一个异类的亮色。”
这篇文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也希望方舟子先生不要让支持你的人失望。
最后,还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吧。其实,网上对于“粉丝”的定义还是略显简单粗暴了。对某种事物或者事件的认识,大家都会听一听各方不同的声音,终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
那些像入了魔教一样,狂热得偏听偏信,失去了理性、迷失了自我的,毕竟是少之又少啊。
谢谢您的阅读。
如有异议,请您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