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修颐和园钱都拨给北洋水师添置军舰,甲午海战能赢吗?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
如果把修颐和园钱都拨给北洋水师添置军舰,甲午海战能赢吗?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有人说,是当年慈禧挪用海军公款修建颐和园,导致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那么,如果把修颐和园钱都拨给北洋水师添置军舰,甲午海战能赢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其实,甲午海战乃至甲午战争失败,并非因为当年慈禧挪用海军公款修建颐和园(实际上,慈禧并没有挪用海军公款)而失败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两个不同社会的较量,即一个没落的封建社会大国与一个喷薄欲出的近代工业社会国家的较量,焉有不败之理。
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订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这是一个少数部族(旗人)统治其他多数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二元化的帝国,其一部分国土(内地十八省,东北、新疆、台湾等建省地区)实行朝廷的直接统治,其他国土则是半独立的羁縻统治(蒙古各部、西藏、西南尚未完成改土归流的地区等),此外还有原来朝贡体系下的大量附庸国(朝鲜、安南等)。
可见,甲午战败,是整个国家意志和执行力的全面失败,是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完全落后的结果。不可能说不修一个皇家园林就能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