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应该不是字面意思这样肤浅吧?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明末·陈继儒之语说:“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12:00:13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明末·陈继儒之语说:“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清·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我不认同明末·陈继儒之语。女子有才并不会变花心。花心与有没有才无关。现代思想开放。德的标准也不相同。

从“德者得也”。来理解“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男人有才很容易讨得女人欢心,就有所得。女人有才会看不起男人,就能难得到心上人,就无得了。男人无才会被女人看不起,会无所得。女人无才会崇拜男人,就会守着自己的男人,就有所得了。这样解释女子无才便是德就非常有道理。现在大龄剩女,或单身女最多的就是高级知识分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