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的情人,德军的噩梦,战争女神喀秋莎为何令纳粹胆寒?

德军表示:我也很无奈,这东西就是吓人啊。
我们看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投入战场,这是苏德战争初期,费列洛夫大尉率领的炮兵连,装备七门喀秋莎火箭炮,在奥尔沙向火车站的德军来了一波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01:26:00

“风暴女神喀秋莎”当时差不多把轴心国的士兵吓死,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建造和部署的火箭炮。

此类的多管火箭发射器比常规火炮更快速地将炸药传送到目标区域,但准确性较低,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装填。

与大炮相比,它们比较脆弱,但价格便宜,易于生产且可在任何底盘上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喀秋莎是苏联第一批自行生产的自行火炮,通常装在普通卡车上。这种机动性使得喀秋莎比其他自行火炮更具优势;就是能在一次性同时发动全火力攻击,并且在敌人还击之前撤离。

喀秋莎的正式名称是BM-13,BM代表火箭发射器,而13则代表导弹的口径。

曾经有一次苏联的伊万·弗莱罗夫上尉带领由7架BM-13组成的火箭部队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莫斯科以西500公里)进行战斗。

喀秋莎第一次使用时就超出了苏联军事领导人的期望;这种火箭炮能够发动攻击后迅速离开。

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苏联人使用了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武器。一场炮弹烧毁了奥尔沙的火车站,所有的部队和军事硬件。金属在融化,土壤在燃烧。”

对敌人的震慑和破坏性影响主要是由于喀秋莎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发出几声爆炸,从而覆盖了广阔的区域。

这种齐射的火力相当于70支重型火炮的总和。但是,与传统的火炮不同,BM-13是可移动的,可以在发射点之间快速移动,这使得敌人很难追踪。

从1942年起,喀秋莎还被安装在美国斯蒂旁克卡车上,苏联以此作为租借计划的一部分。强大而快速,这种卡车也非常适合喀秋莎。

喀秋莎被证明了是在战斗中效率非常高的武器后,苏联开始组件了多个导弹部队并输送至前线。

喀秋莎成为了苏联使用最广泛的武器之一,不仅是二战中苏联的主要标志,也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关键武器。

它既是苏联打败德国的主要武器,而且中在对外反击战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