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封神演义原著,就会明白,其实,在四圣当中,只有太上老君,敢单挑通天教主,而且两个人还打得难分难解一个多时辰。最后,太上老君没办法,实在打不过了,使出极损耗精力的一气化三清
首先说结论:在四圣大破诛仙阵的环节中,燃灯的上场实际上是元始天尊的算计,目的是进一步的拖住通天教主,并且由一个非圣境的弟子打伤通天教主,使通天教主碍于脸面,只得退走,至于孔宣则是因为它已经被准提道人收为坐骑,孔宣的加入实际上和奎、青牛、四不相一样,只是坐骑参战而已,当然孔宣的加入对准提来说其实是有实力加成的。
通天教主在界牌关摆下了诛仙阵,这诛仙阵以诛仙阵图为基,诛仙四剑为主要杀伤手段,威力无比,元始天尊去探阵都被削下一朵金花,老子探阵也没有直接破阵,只是在阵中演化了一气化三清的神通,出阵后,二位圣人得出共识
元始曰:“此阵有四门,得四位有力量的方能破得。”老子曰:“我与你只顾得两处,还有两处,非众门人所敢破之阵。此剑你我不怕,别人怎么经得起?”
结果准提道人不请自来,不仅自己踊跃参与,还拉来了师兄接引道人,凑齐了四位圣境,准备全力破除诛仙阵。
元始命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广成子、赤精子:“你四人伸手过来。”元始各书了一道符印在手心里:“明日你等见阵内雷响,有火光冲起,齐把他四口宝剑摘去,我自有妙用。”四人领命,站过去了。又命燃灯:“你站在空中;若通天教主往上走,你可把定海珠往下打,他自然着伤。一来也知我阐教道法无边。”元始吩咐毕,各自安息。
在见到了准提接引的到来后,元始天尊就开始着手策划破阵事宜,其实诛仙阵的难点在于诛仙四剑的威力太大,不是圣境的达人根本顶不住,所以破阵的关键就在于顶住压力并摘除四剑,相当于拔掉诛仙阵的四颗毒牙,一旦达成目的,诛仙阵其实就属于摆设了,但这里面也有个问题,在没有破阵之前,四位圣境也只能各自抵挡一座仙阙内的威力,不可能太过随意的转换方位,不然的话各自方向的仙剑威力众弟子挡不住,这样一来就在包围上形成了两个缺口,也就是上和下,通天教主身为圣境,必然不会主动的从地下遁出,在面对围攻不敌的时候一定会从上方突破,所以这里就需要安排一个得力的弟子以威力巨大的杀伤力守住此处,对通天的逃离形成阻碍,这样一来,通天遭遇意料之外的袭击必然会疏于防范,四剑就可以被众弟子安全的下架,而通天教主则很有可能在上方受挫后从地下遁走,如此一来自然是在四圣面前丢了颜面,暂时之间不会再和四圣纠缠,诛仙阵破阵之事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这是元始天尊的破阵思路,当然算是算无遗策,至于偷袭者的安排上自然就是选择阐教弟子中修为、法宝、身份都合适的人来担当,阐教弟子中,十二仙此时都是弱鸡,根本没有杀伤力,剩下的就是燃灯、南极仙翁、云中子了,这里面,云中子、南极仙翁都算是福德之仙,基本上是不惹尘埃的,而且这事说起来也是有点不上台面的,也不可能安排他两去,而燃灯呢?手段够多,心够黑,刚到手的法宝定海珠也够强,自然是干这件事的不二人选,事实也证明,燃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偷袭任务
通天教主翻鞍滚下奎牛,教主就借土遁而起。不知燃灯在空中等侯,才待上时,被燃灯一定海珠又打下来。
就是这个时机是元始天尊算计的最佳破阵时机,阵内响起了雷声和火光
阵内雷声且急,外面四仙家各有符印在身,奔入阵中,广成子摘去诛仙剑,赤精子摘去戮仙剑,玉鼎真人摘去陷仙剑,道行天尊摘去绝仙剑。四剑既摘去,其阵已破。通天道人独自逃归;众门人各散去了。
看看,这一连串的操作基本上都是按照元始天尊的算计来的,最终的结果也符合元始天尊的预期,所以燃灯的加入实际上源于元始天尊的算计,严格意义上,仍然属于元始天尊的破阵环节。
而孔宣的加入则属于准提道人的加戏了,实际上在四圣破诛仙阵的设定中,西方教的二位教主都是没有坐骑的,所以他们基本上是处于防守的一方,结果在阵前,准提道人按捺不住打架的欲望,招来了孔宣,他就也有了速度优势,就能够加入围攻序列,效果也很明显,还打了通天一加持杵,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宣的加入源于准提道人的召唤,其实也是的,圣境之间的战斗,不是谁都可以加入的,必然是源于圣境的思路的,毕竟圣人之下皆蝼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