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在上梁山之前,谁的职位最高?

未入伙之前,官职最高的应该是呼延灼。其次是秦明,关胜。
咱们不妨把梁山好汉入伙之前的那些官职,用现在的官职来进行一下对比,看起来就比较直观了。
大概给大家列一下:
1.职务:八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5:56:29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有很多人做过官。比如五虎将中就有秦明、呼延灼、董平做过州府将官。八骠骑队伍里,也有杨志、索超、张清担任过武官。小彪将中的武官就更多了,黄信、孙立、韩韬、彭玘、单廷圭、魏定国,这几人都做过军官。步军头领中,却只有鲁智深做过一个很大的官,其余人就没有做官的经历了。

我所说的这些人物,是“官”,而如林冲、徐宁则是教头,是聘用制的,算不上官。其余如朱仝、雷横、武松,包括宋江、戴宗、杨雄等人做的是“吏”,不在北宋九品十八阶的“职官”之列。

所以,本回答就先缩小范围,从做官的好汉中来评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之前,谁的职位最高。

杨志索超的职位是提辖中最高的

梁山做官的好汉中,以提辖最多,分别有鲁智深(鲁达)、杨志、索超、孙立,他们都是州府一级的提辖,其中,杨志、索超还是“直辖市”级别的。大名府是北宋四京之一,杨志、索超都是这里的提辖,因而,若要在提辖中比职务,鲁提辖、孙提辖就要低一点了。

那么,提辖到底是多大的官呢?其官位能达到几品呢?

《宋史·职官》中说,崇宁年间,宋徽宗“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这大概就是《水浒传》中“提辖”这个官职的来历。

但是,从这则记载来看,“提辖”不是一个官职,而是一项职责或者职权。宋徽宗为加强防务,有效训练、调度兵马,恢复守将的兵权。这一举措可谓坏了太祖武德皇帝的规矩,武将手中被一杯酒夺走的兵柄似乎又交回去了。因而,北宋后期,便有“种家军”、以及童贯的“胜捷军”了。

所以,《水浒传》中的提辖并不是一个官职,而是组合了“提举兵马、提辖兵甲”这两句话。但是,鲁达等人能够提举兵马、提辖兵甲吗?显然不能,因为,这个“提辖”官名是借用南宋时期的。

《文献通考·职官十四》中说:\" 绍兴六年诏,杂买务杂卖场置提辖官一员\"。这则记载,说的是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时,南宋与金国签订盟约,重开边境贸易,设置榷场,“提辖”就是管理市场的官员。后来,文思院、左藏东西库皆置提辖官领之。因此,南宋的提辖分为内提辖和外提辖。

实际上,《水浒传》中的提辖更像南宋时期的真提辖,鲁达整天在外晃荡,跟郑屠很熟,大概就是个外提辖。而杨志则更像梁中书的私家保镖,更像个看家护院的,恐怕就是个内提辖了。

故此,《水浒传》中的提辖职位不高,撑死了就是营级而已。

兵马都监官大不大

除了提辖外,梁山好汉中有黄信、董平、张清做过兵马都监,也都是州府级别的。“都监”这个官名北宋时期确实有,那么,其职位有多高呢?

都监这个官名来历有点尴尬,唐朝时,部队出征,以宦官为监军。一个监军要监督几路人马,这些监军就叫“都都监”,简称“都监”。

北宋时期,行政区划以路为单位,每一路都设置了“都监”,掌管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梁山好汉中的都监都不是路都监,而是州府都监。州府也是设有都监的,但是,掌管的不是禁军,而是厢军,是负责训练厢军和本州府防务的。

北宋军制设禁军、厢军、乡兵、番兵,禁军的战斗力最强,老弱者充做厢军,厢军中的青壮年也可以简拔进禁军。因而,《水浒传》中的州府战斗力不如呼延灼、关胜带到梁山的朝廷兵马(多是禁军)。

大名府的级别很高,与路相当,所以,梁山打大名府的难度就要大得多。

从掌管兵马这个职权来看,都监的官职要大于提辖。所以,随便挑一个都监出来,都要比鲁达、杨志、索超、孙立的职位高,恐怕要相当于正团级了。

说都监手中有兵权,其实也不太准确,按照上文“提辖”的职权来看,兵权都在守臣手里。秦明要调集兵马攻打清风山,先得请示慕容知府,然后才去兵马司点兵。

秦明时青州府的统制官,兵马都监黄信是他的徒弟兼部下。因而,都监要小于统制。

写到这里,青州统制秦明就是梁山好汉中职位最高的官了。

韩韬、彭玘、单廷圭、魏定国的官也很大

朝廷降将占据了十六小骠骑的一半席位,排在黄信、孙立之后的是丑郡马宣赞,此人曾担任过步兵司的衙门防御使保义。这个官名看起来比较吓人,但北宋时期的衙门防御使保义大概就是个组织民间武装的小武职,职位比较低。郝思文当时还没有做官,是关胜的结拜兄弟,经常出入巡检司。

关胜是蒲东巡检司的巡检,假如后面有个“使”,那就是长官了。关巡检的职位大致与都头相当,所以,宣赞说他“屈在下僚”。

除了宣赞、郝思文这两位而外,以下的韩韬、彭玘、单廷圭、魏定国的官职就大了。韩韬是陈州团练使,彭玘是颍州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则是凌州团练使。团练使是多大的官呢?

其实,北宋时期是有“团练使”这个官职的,比如,武松血溅鸳鸯楼时,就有个张团练。北宋时期,把州府分为六等,第五等就是团练州,以团练使为最高长官。所以,团练使就相当于知府级别了,只是品阶稍低而已。

韩韬、彭玘、单廷圭、魏定国的职位要比秦明高,他们都是地方军政长官,手中有兵权。高俅调呼延灼进京,问他你们这三路总共有多少人马。呼延灼答道,马步军总共有一万,而且,训练精熟,随时可供调遣。随后,呼延灼回到汝宁郡,调集兵马,根本就不需要像秦明那样请示知府,然后去兵马司调兵。

单廷圭、魏定国就更牛逼了,直接接受朝廷命令与梁山开战。这二人先后投降,也没有写到凌州有知府,因这二人本来就是知府。其中提到的张太守,原本就是个虚构的官,北宋时期哪有太守呢?

如此说来,是不是这四人就是梁山好汉中职位最高的吗?当然不是。

呼延灼的官最大,职位最高

上面讲“提辖”这个官职时,提到了鲁达、杨志,这二人在做提辖之前,分别担任过廉访使、殿司制使,这两个官职又有多高呢?

廉访使,在《宋史·徽宗本纪》叫做“廉防使者”,其原官名是“走马承受公事”。这个官职的职责是巡察边路,直接向皇帝报告边情。也就是说,这是皇帝派出的钦差。说来也很尴尬,这样的官员基本上由內侍担任,与唐朝的都监有相同的性质。

皇帝从內侍选拔比较信得过的人,巡察边关,奏报边事,其中,最为著名的走马承受就是童贯。《宋史·童贯传》中说,蔡京参与策划夺取被西夏占领的青唐,以“贯尝十使陕右,审五路事宜与诸将之能否为最悉”为由,极力推荐童贯为主帅。也就是说,《水浒传》中真正的“关西五路廉访使”隐藏的是童贯,他就是货真价实的“镇关西”。

但是,这个职务却是个临时调派的,而且,要隶属安抚使管辖。所以,鲁智深上梁山前的职位并不高。

殿司制使其实也不是个大官,是殿帅府派出办理公务的下级军官,杨志因此被派去押运花石纲。杨志从梁山回到汴京后,到枢密院打通了关节,领到了申文,便去殿帅府报到,要依旧补前缺,重新做殿司制使,却被高俅赶出了殿帅府。杨志就是殿帅府中的一个小制使,是下级军官,职位也不高。

到此,官位最高的是四个团练使,以下就是秦明了。秦明时统制官,原本,统制是一个相当于二品的武职,但是,秦明却只是州府的统制,大概就是个正团职。

北宋时期,统制官手里都有兵权,作战时,从统制官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为各部主帅。呼延灼是汝宁郡都统制,官位就要高于秦明了,恐怕得是正师级了。

都统制在战时是一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其地位要高于安抚使。鲁达的两个上司都是安抚使,他们的官还没有呼延灼做得大。

正师级要高于团练州的团练使,这是一定的。因而,韩韬、彭玘就只能做呼延灼的副将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