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体坛对孙杨的一些言论,从公平公正的立场看,我们该反思什么?

孙扬出道至今可谓风波无数,换教练,无证驾驶,换女友,误服药,服装赞助事件,泳池训练冲突,加上这次砸血样事件。这么大的人在媒体前哭鼻子多少次也都数不清了。说到底还是中国相当一部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3 16:31:32

近来在光州世锦赛中,中国选手孙杨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国际泳坛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支持他的,或是反对他的。

对于此事,我的观点是,需要用辩证的思维用两个方面去看待问题。虽然爱国主义的大山之下,为国家赢得荣誉无数的孙杨身上的“污点”总是会被忽略被抹去,但是不代表没有。因此,需要反思是对的,但也需要有好的大环境,需要有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其实不仅仅是孙杨需要反思,站在他身后的泳协同样需要。

1.泳协方面:实事求是,不做遮掩

孙杨之所以会被泳坛的同样们排挤,被戳脊梁骨,无外乎两点,在国际上被认为是“臭名昭著”的“污点”。

第一点,也就是发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夕,当时由于备战奥运会,泳协方面对已经查出的孙杨涉嫌服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物的消息选择了包庇和沉默,为了奥运能够站上领奖台,这一消息没有披露出来,一直到奥运结束外界也得以知晓,但是此时孙杨禁赛3个月的处罚已经到期了,因此孙杨身上被动地多了一条这条“污点”。

孙杨因为心脏方面有问题服用的药物含有违规成分,我认为他本人应该是不知情的,因为他的心脏问题由来已久,他一直都有服用名叫曲美他嗪的一种药物,在2014年的《2014年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中这种药物仍旧被认定为“允许使用”。但随后这本指南被修改了,孙杨的尿检出了问题,但国内一直遮遮掩掩,引发了外媒的关注和猜测。

第二点,孙杨在面对飞行抽查中,选择了拒绝血样检查,因为对方并不是反兴奋剂机构的官方工作人员,但是孙杨拒绝被抽检的消息,被外媒认为是“有情况”。这一事件中泳协没有出面,孙杨再次站上舆论的暴风中。

所以,一直以来泳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反思,既然运动员已经出现了情况,就要实事求是,尽快公之于众,避免引发太大的舆论漩涡,这对运动员的形象有着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队协会本身也有损害,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弊远大于利。

另外,泳协不能再忽视运动员本身,而以金牌论为主,运动员即使没有站上最高领奖台,没有拿到冠军,是亚军也是一种荣耀,而不能因为要夺金牌就忽略背后运动员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2.运动员方面:做自己

游泳池向来不是干净清白的,在泳池的比赛中,有过各国各种的丑闻,因此对于运动员们来说,最厌恶的就是同行的不公正竞赛。而对于自傲的欧美、澳洲选手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孙杨的“丑闻”一出来,就引发了泳坛的各种不满,澳洲的霍顿、英国的斯科特就是站在孙杨对立面的主要选手,在光州世锦赛中,两人都在颁奖仪式上拒绝和孙杨合影,前者霍顿更是在400米自由泳颁奖奏响国歌时小动作频频,在国际泳联警告之后,他选择了抗议,澳洲泳坛对霍顿一边倒的支持。

作为运动员本身而言,受制于体制,能做的很少,能够掌握主动权的都不多,孙杨作为目前中国泳坛的扛把子,如《体育周报》记者王勤伯所言,“孙杨是一个特例,中国记者都惹不起”。

孙杨的努力,在泳池中投入的心血和时间,以及刻苦努力,与伤病作斗争,这一些外界都看得到。所以,更为重要的,对于孙杨来说就是做好自己,其余的不是他个人多能左右的。

3.外界:理性判断,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除了泳协和孙杨本身,对于众多的孙杨的粉丝和支持者,都需要理性地看待问题。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孙杨曾经有多“污点”和“前科”。不论是不是他个人导致的,在外界尤其是外媒认为,孙杨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在自由泳项目中,澳大利亚向来是就是传统强者,是这一项目的绝对统治者,但是孙杨的出线打破了垄断,连续多年的冠军都被孙杨获得,使得澳大利亚方面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增加一些理性地判断是孙杨这一事件中最为主要的,不能在爱国思想的大环境下选择忽略其他的东西,孙杨是不容易,是需要理解,但是在看待问题上不能一味的追捧,外媒的观点虽然偏激、虽然片面,但是其中的某一些观点是有事实根据在的,这不能视若无睹,不能因为厌恶外媒对不利于孙杨的消息的报道,而当做看不到其中的事实。

但对于孙杨,也需要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至少他身上有着闪光点,使他足够可以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正能量偶像,游泳是个技术活,孙杨的拼劲,对于比赛的努力,这都是他身上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孙杨的爱国精神,愿意为国家荣誉而奉献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问答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