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提出来的,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的时候,由一名侍女代她而死,杨贵妃则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东渡日本,到了
关于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提出来的,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的时候,由一名侍女代她而死,杨贵妃则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东渡日本,到了今天的日本山口县的一个叫久津的村子,不过遗憾的是,杨贵妃不久就在久津去世,并葬在了那里。
引起质疑的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新《唐书》和旧《唐书》关于这一点记载了两种不同的版本。在《旧唐书》中,马嵬坡兵变一年后,回朝的唐玄宗曾经改葬过杨贵妃,而打开棺椁却发现“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在《新唐书》中却只说了“香囊犹在”,没有再提及杨贵妃的尸首。
第二个原因则是从文艺作品《长恨歌》中所探寻的,我们不谈白居易的文学创作,只谈他当年所用的字眼。他说“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处”。这样的几句话,不得不让人有所怀疑,白居易为什么要说马嵬坡下找不到杨贵妃,唐玄宗又为什么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找不到她,又为什么会提及仙山?更重要的是白居易还在此诗中提及“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这里的蓬莱宫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山东蓬莱,在日本的文学中,他们经常把蓬莱山指为日本,所以认为杨贵妃没有死,而是逃到了日本。而由于日本对白居易诗的喜爱,所以开始流传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所以杨贵妃日本墓很难验证真伪了,毕竟自古以来仿造墓地太简单了。
关于杨贵妃东渡日本的几点疑问
虽然当时日本已经开始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但是航海的限制还是非常大的,鉴真和尚我们都是知道的,那是动用了佛教和国家的力量,花了十一年的功夫,九死一生五次之多还到了日本,杨贵妃能是说去就去的了的?
杨贵妃的死同时代表了盛唐的终结,唐朝从此急转而下,作为有切身感受的唐朝百姓,从安居乐业忽然到颠沛流离,所以百姓对盛世的缅怀之情就表现在了杨贵妃的身上。
当人们向往一件事或物的时候,很容易便将真相扭曲,特别是在艰难之时,难免会有所奢求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