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牛乐耕
人们能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丰衣足食,除了先祖们的勤劳与智慧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牛的使用。
牛在历史上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以牛来耕地、负重
丑牛乐耕
人们能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丰衣足食,除了先祖们的勤劳与智慧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牛的使用。
牛在历史上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以牛来耕地、负重、做交通工具,甚至抵御大自然中那些凶猛动物的侵袭。牛有温良恭顺的习性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古代,人们还认为牛具有神性,可以使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相沟通。因此,在遇到征伐、田猎、天时、祭祀、农耕、疾病、婚丧等重大事件时,往往用牛的肩胛骨进行占卜,以征求牛神的意见。
直到现在,羌族、蒙古族、纳西族和彝族等都还保留着以牛骨占卜的习俗。这种做法虽缺乏科学依据,但也从侧面反应出人们赋予了牛不可取代的地位。
生肖牛的“第二把交椅”
牛大哥本来是可以排在第一位的,只是后来被聪明的小老鼠捷足先登了。事情是这样的:玉皇大帝召集众生肖动物,准备召开“排行大会”,规定按先来后到排位置。
牛大哥憨厚,起了个大早,一步一个脚印地启程了。本来“一牛当先”了,第一的位置近在眼前。这时,小老鼠瞅准了时机,一个跨越式,跳到了老牛头角上。就这样,牛大哥只能屈居“老二”了,真是有苦说不出啊。当然啦,这只是一个可爱的传说!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问题,一直是个谜,历来众说纷纭。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明代大学者郞瑛在《七类修稿》中总结出来的“动物习性说”。我们知道,古人把一天24小时分成了“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对应“十二地支”,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
郞瑛就根据生肖动物在各个时辰里的习性作出了解释:夜晚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子为阴极,象征着幽潜隐晦,而老鼠的特征是藏匿,此时老鼠也最为活跃,所以,把“子”配给了鼠;凌晨1点到3点,是丑时。丑属阴,让人想到俯首而生慈爱,牛有舐犊之情,故“丑”与牛配......就这样,“丑”和“丑时”在十二地支和十二时辰中都排第二,十二生肖的“丑牛”也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如今,人类社会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再不是男耕女织,然而人们依然记得丑牛不可磨灭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