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引人深思。如果单单看这一个案例,我们可能是会想到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但是联想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我觉得我觉得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出了问题,在整个社会教育出
吴谢宇弑母,仅仅是一个个案,如果说是学校教育的问题,那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教育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教育学生弑母吧?所以不要一有事情发生,就找学校的毛病、老师的毛病。吴谢宇弑母,和学校教育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吴谢宇仅仅是个学生而已。
人们普遍的习惯是,一旦出了问题,总爱从外部找原因,把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而很少从出问题者本身找原因。
吴谢宇弑母前计划周详,弑母之后又很冷静,做事情有条不紊,让外人看来,就是冷血而无情。
不要说生养自己二十多年的母亲,即使是杀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也不至于那么地“波澜不惊”吧?
吴谢宇从小到大一直是学霸,可以说智商很高,高到非常人能及。但是我认为,他的情商却存在严重的缺陷,所以造成了他心理的畸形。俗话说:一俊遮百丑。由于高智商的遮掩,吴谢宇的情商被自然而然地忽视了,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缺陷,更没有人预料到它的危害性。
学校教育重视的是智商,以吴谢宇这样的天才智商,在学校里应该一直是老师表扬的对象,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吴谢宇得到的满足感、荣誉感。不过因此也会给他带来压力,让他努力保持自己的优秀,无形中让他产生一些心理负担。所以他在学校给同学的印象是很拼的。但这也和他弑母无关。
如果说对他的教育出了问题,那也是家庭教育。应该说,他的父亲去世,给他的母亲造成了很大的打击,造成了心理和行为的偏执,对他有了越来越多的“控制”、越来越强“控制欲”。因为丈夫走了,吴谢宇害怕再失去儿子,所以才会有大学里的吴谢宇,天天和母亲通话。
母亲对他控制,好像一个魔咒,表面上看他“一派祥和”,然而心理却在一天天地扭曲,直至失去了“人性”,成为一个彻底的变态者。此时除了智商,他没有了任何感情。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要怪就怪他的父亲去世得太早;要怪就怪他的母亲,身为母亲,却对儿子不了解,身为一个教育者,却不知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才是对的。她怎么也没想到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她是可怜。而吴谢宇不但枉费了母亲心意,国家的培养,而又故意杀人,实在是是可恨、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