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官房长官菅义伟,现在也敢于怒怼美国了:对不利于日本的事情,我们是不会签字的。因为,日本和美国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著名的“广场协议”,让日本的经济到现在,仍然没
我们理解日本人的表态,因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自己国家的利益还得靠自己人争取。日本即使是公认的美国、小弟,也要在不彻底惹怒美国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也是日本在世界范围,不少地区和国家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
我们认为,美日的贸易争端全部集中在大宗贸易上。日本每年向美国出口上百万辆汽车,而美国车却少有进口。这也此次争端的起因,让特朗普很不爽。钢材也是日本的拳头产品,可以涵盖美国市场高中低端应用领域。
反之,日本人口密度大,又多是火山岛屿,所以耕地稀少。粮食作物产量低价格高。而美国号称世界粮仓,它的大豆玉米谷物还有肉类,完全可以满足日本人的食用需求。但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日本政府人为设置不少障碍,像阻挡洪水猛兽一般,不让美国农产品在自己国内大行其道。在多轮谈判后,在特朗普上台后,日本有限恢复牛肉进口,算是给新政府一份厚礼。但其它农产品开放步伐依然很慢,所以令特朗普很不满意。
由于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依赖度很高,特朗普一直认为这是日本软肋,可以随时打击。这也是日本寝食不安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安培成功访问我国,中日关系重新走上康庄大道,让日本有了和美国叫板的底气。
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日本方面之所以高调反驳美国的贸易威胁,也是一种谈判策略,一是鼓舞自己的士气,二是喊来大家关注,出出主意。更主要的是告诉美国,不要欺人太甚,要从长远和大局考虑日美贸易问题。日本市场虽然可能很大,但也很脆弱,增加进口要照顾国情和国内局势的稳定。
关于特朗普要求日本增加美国车进口数量,我也不以为然。美国生产的都是大车豪车高能耗车,如何满足在狭窄的日本道路上行使?况且日本本身就是能源匮乏国家,让一堆“油耗子”到处乱跑肯定不现实。
按照以往的经验,日本早晚都会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地接受来自美国强加的产品。这是日本的宿命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