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是如何从一个农村插秧小哥,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

路有上下坡,家有穷和富。命有生和亡,人有三个弯。一个人有他红光满面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一败涂地的时候。俞敏洪,历经三次高考,前两次还名落孙山。当一个人不断受到打击,是很容易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8:42:11

俞敏洪,历经三次高考,前两次还名落孙山。当一个人不断受到打击,是很容易崩溃的,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同一件事上花费两年,结果还失败了,你会继续吗?你会不动摇吗?

俞敏洪却一点儿也不气馁,反而更加有信心。他对母亲说,我还想再考一次。他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先生,(也就是教书的老师,还能够受到村民的尊重。)不要像她那样辛苦大半辈子,只能做农民。累死累活还不讨好,生活得十分艰辛。所以咬了咬牙答应了。

他家境并不好,家里也不可能一直支持他高考直到考上,所以他母亲无奈地说,你也知道我们家里的情况,这是我最后一次支持你高考,如果实在考不上,那你就回家老老实实当农民吧!

那个时候生活十分艰难,特别是对于贫困的农民来说,但他母亲还是竭尽所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支持她继续求学,继续高考。

他母亲对他学业上看重和支持,成为他能够考上北大的先决条件。在他很小的时候,她母亲就存钱给他买很多书,只要是他想要买的书,他母亲一般都不会拒绝,但玩具一个都不买。

每个人的成就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庭,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一个高中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一段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他高考的动力的一部分。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农村孩子的悲哀,也激励着农村孩子为自己的命运努力拼搏。如下:

“我知道你们在场的没有一个能上大学,你们以后一定都是农民,但我依然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去考大学,因为当你们在农田劳动的时候,在叹息自己命运悲哀的时候,你会想起来你曾经为自己的命运奋斗过一次。”

他说,是他的母亲使他考上了北大。他忘不了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母亲摔了好几次,满身污泥回到了家。那一刻,他应该十分心疼吧,应该强烈地想要摆脱这该死的命运,这世世代代都为农民的诅咒吧。

第三次高考的时候,他也卯足了劲,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12点睡觉,一心一意扑在高考上。有些人不被逼到绝路还真不能醒悟,俞敏洪这次终于爆发了。

俞敏洪能够考上北大,少不了他母亲对他学习上的鼓励和支持,少不了老师的淳淳教诲,更少不了他不怕失败,摆脱命运的决心。

在他第三次高考的时候,他的分数居然超过了北大录取线。北大,那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一所学校。

考上大学的他并没有多么幸运,在演讲时他曾谈到:

“我曾抱怨过自己生长在一个贫困家庭,也抱怨自己的父母什么也不能给我,我逛遍北大整整七年,没有一个女孩爱上我,我的同学有不少谈了好几次恋爱,有的娶上了美丽的新娘。我在大三的时候还得了肺结核。”

人是否一出生命运就被注定了呢?是不是出生就代表着你永远不能翻身呢?你相信听天由命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俞敏洪的回答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管我的出生如何,我的人生经历如何,我还是相信自己可以花费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努力,一定的奋斗,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以北大倒数第五名毕业,后又因在企业上的卓越成就被邀到北大演讲。

他从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到创立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且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公司。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命运不停地做抗争。最后他做到了,战胜了命运的不公!

在企业方面,他也慢慢摸索到经营公司的一些诀窍:

他认为一个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个有眼光、有魄力的老大。眼光是指想要发展为多大的公司,魄力是指为实现这个目标有多大的决心。没有老大,公司就是一盘散沙,就是无头苍蝇,没有凝聚力没有潜力。

他主张摒弃家族成员制,如果一个公司内部家庭成员居多,且公司高管基本都是老板的亲戚的话,那些人才就会觉得他在这个公司没有发展空间。这样一来,人才会慢慢流失,直到公司停滞不前甚至是破产。

他实行合伙制,主张股份分成,一个公司光靠一个人是扶不起来的,必须靠大家共同发力。通过给员工分股份,让他们有红利,使他们为公司尽心尽力。

他这一路走来,充满了坎坷,但是他从没有放弃过抗争,他一直相信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农村到北大,再到亿万富翁,他面对挫折时毫无畏惧,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候相信“再给我点时间,再让我奋斗几年,我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