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了540多天了,终于,朴槿惠抓住“秋冬”这个有利时机,这是朴槿惠绝地反击的前奏,或是在试探外界尤其是文在寅和司法部门的反映。她不会认罪,罪字与她无关,她是在传递一种政
蓄势待发了540多天了,终于,朴槿惠抓住“秋冬”这个有利时机,这是朴槿惠绝地反击的前奏,或是在试探外界尤其是文在寅和司法部门的反映。她不会认罪,罪字与她无关,她是在传递一种政治信号。
不愧为是当过四年总统的,冰雪聪明的朴槿惠,对局势与时机的把握那叫一个“绝”,自己夺回“话语权”的时机来了,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朴槿惠要发声了。正应了那句话:不是不说,是时侯未到。时侯一到,马上就说,刻不容缓。
第一,文在寅遇上真正的麻烦了。
文在寅与朴槿惠这对冤家,就象玩翘板一样,一头上去了,另一头必须下来。文在寅越得势,朴槿惠越倒霉;文在寅越颓势,朴槿惠越红利。因为他们二人既是冤家又是统一体——文在寅是在“倒朴”的浪涛声中登上总统宝座的。与其说朴槿惠成就了文在寅,还不如说文在寅成就了朴槿惠。两个“成就”是反向反作用的。540天里,面对與论的热浪,朴槿惠为何默不作声任凭外界的各种羞辱、贬指、兴灾乐祸?因为文在寅翘在了板板的高处,她处于失势的低洼。现在呢?情况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韩国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就业率、失业率创下最“糟”,文在寅的支持率连续三个月在50%以下,意味着什么?文在寅真正面对的寒冬来了!而朴槿惠呢?以总统般的政治敏锐性,捕捉到了文在寅接下来要在“下坡路”上滑溜,这是她自己千载难逢的时机,必须抓住,自己从谷底出发的时侯到了。
第二,朴槿惠说什么已经不重要。
这一年半以来,有关朴槿惠案的舆论,都被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主导左右着,走向了极端另类,有点变味。有人试图污名化朴槿惠——丑化、扭曲、诋毁、可怜等等,手段极其卑鄙龌龊,就连无人去看守所探望都成了“罪过”,甚至于和律师柳荣夏说说家常话,都被污蔑为“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好似朴槿惠是一个卖国求荣的独夫民贼,要全民共讨之,全民共诛之!难道韩国人真的容不下一个娇小的前总统朴槿惠吗?否。是有一股邪恶的力量在操纵與论,在裹胁民意,在转移视线。朴槿惠真的是个十恶不敕的恶魔吗?我想大多韩国人心中都有一杆砰。民意可利用一时不可能操纵一世。所以,朴槿惠在这540天里只能装,只能忍,只能隐。现在情况起变化,在由秋入冬,当有的人进入寒冬时,正是她遥望春天的最佳时侯。她必须发声:我朴槿惠还活的好好的!
有时侯,政敌之间的较量是挺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