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项羽即便渡过乌江,但翻盘的几率很小,跟没有差不多。
理由有二:
第一,天下大局一定,项羽渡江以后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垓下之围后,项羽一路逃到乌江。乌江亭长劝项羽回到江
翻盘的几率,非常低。
一说到项羽,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大家肯定都有疑问:项羽为什么要在垓下自刎,而不过江东,东山再起呢?
今天,我就通过《资治通鉴》来为大家解答这个千古疑问。
我想从当时的政治现实、现场的实际以及项羽的性格来进行分析解答。
第一方面原因:政治现实决定了项羽是不可能东山再起的。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本以为大家都会过上和平的生活。可是,仅仅几年后,秦始皇一驾崩,立刻天下大乱,陷入了更加混乱残酷的战争泥潭。成百万上千万的人走向战场瞬间就化为枯骨。可以说到了楚汉争霸的末期,整个天下都需要休养生息、都需要和平。
2、项羽的政治本钱已经输光了,根本不可能东山再起。当初项羽和叔叔项梁起兵,楚地的年轻人响应,其实是因为项氏做为楚国传承近千年的贵族,尤其是项燕的影响力才来的。后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是因为听取了范增的计谋,拥立楚王,以楚王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楚地的人心,才得到的。可是,到了项羽后来做了什么,楚王在哪里呢?答被项羽杀了。你们说项羽作死不作死。
就是说,你项羽杀了楚王,再返回楚地,已经成为了楚人眼中弑君之人,楚人还会心甘情愿的给项羽卖命吗?
3、项羽的政治班子已经全丢了。项伯鸿门宴后成为刘邦的亲家,范增因为中了陈平的离间计,背创复发死了。钟离煜、龙且、季布等死的死、被抓的被抓。最关键的是项羽手下的大司马周殷在十面埋伏前,投降了刘邦。
《资治通鉴》记载短短24个字:“(周)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英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
也就是说项羽的二把手周殷,不但带领九江的楚军投降了,还把舒城地区五六个县的百姓全部屠杀光了。你项羽单人匹马到了江东,上百公里的土地毫无人烟,你去哪里招兵呢?
4、刘邦也不会让项羽跑的。项羽和刘邦又不是流氓单挑,这次打输了,找个地方养养伤,下次继续见面打。刘邦当时是不会放任项羽跑到江东去招兵补血复活的。就算一时没有船,用不了一星期就会造出船过江去追杀项羽的,就算项羽跑到天涯海角,刘邦也会派人掘地三尺找到他的。
第二方面原因:现场的实际决定了项羽跑不了。
项羽起了个大早,估计是三四点带领八百最精锐的骑兵,跑到乌江边的时候,只剩下七
八十人了。可是,韩信马上派灌婴带兵五千骑兵追击。
虽然司马迁老人家因为同情项羽说他怎么英勇,又杀死了汉军的几名将领,又杀死了上千人,项羽自己就杀死了近百人。其实,你品品,可能吗?项羽拿的是机关枪吗,就算一百头猪放项羽面前,项羽一上午能杀完吗?更何况还是五六个个小时没有吃饭、没有休息的情况下。并且《资治通鉴》写的很明白,项羽也被砍了十几刀。
也就是说项羽受了重伤,当时的医疗水平,现场连个赤脚医生都没有,项羽就算独自坐上船过了乌江,也会伤重感染而死的。
历史不是好莱坞大片,项羽也不是超人,项羽的结局就是伤重了,知道跑不了,不想被活捉羞辱就自杀了。
第三个方面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跑。
项羽的性格是什么呢?项羽是个骄傲勇敢的万人敌,后来,因为骄傲,不想再把江东子弟为自己流血丧命了,就自杀了。这一点倒是很合情理的。一个带领几十万部队的将领当然很骄傲了。
骄傲就是自信,自信只是内心骄傲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内心骄傲的人是不可能自信的。但是,自信了骄傲了不表现出来就是谦逊,但是,首先要内心骄傲自信。
但是,看到几十万部队,被打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还疲惫至极,身受重伤,项羽的心理终于崩溃了,选择了自杀。
大家不要开上帝视角,其实,你要不是上帝,你也撑不住的。
我们总结一下,项羽之所以不过江东,东山再起?原因就是这三方面:政治原因、现场条件、项羽的性格。当然,还有重要的一面,兵仙韩信的军事指挥能力,并不比项羽差。刘邦经过变态发育,军事水平也不亚于项羽了。
但是,历史没有再给他们战场对峙的机会了!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