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氦闪为什么会发生多次,威力有多大?

氦闪是0.8~2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太阳在它绝大部分生命周期里,都在核心中进行着氢的核聚变反应,并将氢聚变成氦。氦元素就在核心处积累。在耗尽核心处的氢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02:47:04

氦闪是0.8~2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太阳在它绝大部分生命周期里,都在核心中进行着氢的核聚变反应,并将氢聚变成氦。氦元素就在核心处积累。在耗尽核心处的氢元素后,氦核在重力下收缩、加热,但还达不到氦聚变反应的温度。上面的氢也被重力压缩,这时聚变反应转移到包裹氦核的氢上,并且变得效率更高,产生的能量更多。于是,太阳的外壳会在这些能量作用下膨胀,形成红巨星。

图:红巨星与太阳的比较

图:太阳成为红巨星后膨胀到地球轨道上图:红巨星吞噬地球

太阳成为红巨星后,体积会增大到地球的轨道上,亮度会增加至少1000倍。

包裹在氦核上的氢核聚变反应继续进行,并产生更多的氦积累在核心。由于没有达到氦的核聚变反应,核心处的氦只能被压缩到依靠简并态在支撑重力坍缩。当温度上升到1亿摄氏度时,氦的核聚变被点燃。由于氦核靠得十分的近,氦核的核聚变反应效率非常的高,形成类似于闪爆一样的“氦闪”,几分钟内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1000倍恒星在主序星阶段发出的能量。

图:氦的核聚变过程

氦迅速的被燃烧完,形成碳。氢的核聚变会继续进行,并在核心堆积,然后再次形成氦闪。

所以,氦闪会进行多次,直到最后成为白矮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