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度过寒食节?

寒食节的日期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荆楚岁时记》中提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因此诗词中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11:15:41

寒食节的日期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荆楚岁时记》中提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因此诗词中的“百五”、“一百五”和“一百六”也是寒食节的别称。到了后来,寒食则固定在清明前一日,即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六日。”

《邺中记》记载的介子推被火焚而死的民间故事并非寒食节的来源,只是给这个节日增加了更多庄重感。寒食节的来源更可能是《周礼》中:“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为季春将出火也。”即为了防止春季容易引发的火灾而流传下来的习俗。

寒食节有许多娱乐活动,如踏青、宴饮、打毬、拖钩子、打秋千、镂鸡子等等。

唐代白居易有《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一诗,描绘了洛阳城的寒食节的一些活动“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可见,唐代人在寒食节这一天可以外出郊游踏青,也可以宴饮奏乐。《五礼通考》中则提到了寒食节宫廷举办宴会的情况:“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会球指的是蹴鞠,也是寒食节的活动之一。除了以男性为主的蹴鞠,在寒食节这一天女性也有活动可以参加。《御定月令辑要》中则有天宝年间,宫廷中架设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的记载。

一段时期中,古人在寒食节有扫墓祭祖的传统。《新五代史》中提及了:“天福八年二月庚午,寒食,望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根据学者研究,唐玄宗下诏令官员可以在寒食节扫墓,五代时期的皇帝也可以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唐宋之后这一活动则转移到了清明节进行。

寒食节正如其名,不能动火做饭。《提要录》中记载:“秦人呼寒食日为熟食日,言其不动烟火,预办熟食过节也。齐人呼办冷烟节”。而后禁火三天成为定例。

寒食节的鸡蛋也别有用途,“镂鸡子”是将鸡蛋壳镂雕出图案后,用蓝色的染料进行染色,也被称作“鸡卵之戏”、“画卵”。

没有火,古人在这一天吃什么呢?《邺中记》中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擣杏仁煑作粥。”寒食节也有节日特色食品——寒具,也就是现在的馓子。《格致镜原》有言:“寒具即今馓子。”《本草纲目》中也有其做法描述:“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古人的寒食节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了。

参考文献:

《荆楚岁时记》

《邺中记》

《五礼通考》

《御定月令辑要》

《格致镜原》

《本草纲目》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