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光绪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的瑾妃?

作为光绪皇帝仅有的两位妃子之一,瑾妃在历史上显得十分低调,相对于她那位声名大噪的妹妹珍妃而言,瑾妃在清朝历史上可以说是籍籍无名的了。容貌一般又不懂风情的瑾妃在入宫之后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17:09:43

作为光绪皇帝仅有的两位妃子之一,瑾妃在历史上显得十分低调,相对于她那位声名大噪的妹妹珍妃而言,瑾妃在清朝历史上可以说是籍籍无名的了。容貌一般又不懂风情的瑾妃在入宫之后就和隆裕皇后一起饱尝了独守空房的滋味,隆裕皇后对此经常口出怨言、心生怨怼,而瑾妃却不以为意,从不争宠,只是日复一日的在自己居住的永和宫内写写画画,过着有品位的生活。虽然屡次因为妹妹珍妃而遭受无辜牵连,但是慈禧太后深知瑾妃为人,所以对瑾妃的惩罚,便都是象征性的了。瑾妃最终熬死了慈禧,熬死了隆裕,又熬灭了大清帝国,在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前病逝,也算是有福气了。下面就对这位心广体胖的瑾妃做个简单的评价。

避免争宠,选入后宫:

光绪十四年的选后大典上,五位备选秀女一字排开,站在最东侧的是一等承恩公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静芬,她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此时她已经二十一岁了,比晚婚的光绪皇帝还大两岁,按照清朝祖制,这样的年纪实际上早已经过了选秀的年龄了,然而大龄女子叶赫那拉静芬却一直没有婚配,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并不难猜。剩下的四位秀女是两对姐妹,一对是江西巡抚德馨的一对女儿,一对是侍郎他他喇长叙 的一对女儿。光绪的本意是选择德馨的一位女儿为皇后,但是慈禧太后在光绪帝即将递出代表选后的如意的一霎那喊住了皇帝,并示意光绪帝将如意递到自己侄女静芬的手中,就这样,大龄女叶赫那拉静芬走通过走后门,成功的成为了大清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为了避免德馨的女儿在日后的后宫生活中夺去皇后的宠爱,慈禧强令其淘汰,因此长叙的一对女儿他他喇氏作为选后的陪衬,成为了皇妃,姐姐被封为瑾嫔,妹妹被封为珍嫔,二人成为了光绪帝仅有的两名妃子。

慈禧不喜,光绪不爱:

瑾妃连同妹妹珍妃之所以能成为光绪皇帝仅有的两名妃子,凭借的既不是出身的高贵,也不是母家的功勋,更不是光绪帝或者慈禧太后的宠爱,而是一种意外,说白了,就是充个数而已,作为叶赫那拉氏静芬被选为皇后之后的陪衬,进入了紫禁城。基于这种原因,也注定了瑾妃一生的悲剧:慈禧不疼,光绪不爱。入宫后,妹妹珍嫔被安排住在景仁宫,姐姐瑾嫔住在永和宫。瑾妃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相貌平平,因此不得光绪皇帝宠爱,而她的妹妹珍妃在入宫之后就得到了光绪皇帝的独宠,同为姐妹,反差之大,令人咋舌,瑾妃在入宫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和隆裕皇后一样饱尝了独守空房的滋味,隆裕皇后因此曾多次向慈禧太后哭诉,瑾妃却从没有这样做,毕竟隆裕和慈禧是姑侄,有着亲近的关系,而瑾妃没有,同时她也不能去告自己妹妹的状,所以,入宫后的很多年,瑾妃常常一个人在永和宫里写写画画。过起了以书法丹青自娱的有品味生活。

屡受牵连,安然无恙:

珍妃在获得光绪帝的独宠之后先后做出了许多出格的事,她不仅敢于穿戴皇帝的龙袍照相,还逾礼乘坐八人抬着的轿子,不仅如此,随着珍妃的宠幸日盛,珍妃也变得出手大方起来,动辄便赏赐下人的她经常感到入不敷出,手头吃紧,因此她便开始向光绪皇帝举荐一些官员,在其获得任命之后,珍妃便能得到一些“孝敬银子”,这也是珍妃一生最遭受诟病的事情。更要命的是在戊戌变法中,珍妃和哥哥志锐等人坚定地站在光绪皇帝一面,积极支持变法,并帮助年轻的光绪皇帝夺权。这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让珍妃成了众矢之的,珍妃也因此成功的触怒了慈禧太后,被先后两次施以“褫衣廷杖”。后宫嫔妃遭受这样的刑罚在清朝历史上有记载的仅此两次。

珍妃自己惹下的祸不仅让自己挨打受罚,同时还连累了自己无辜的姐姐瑾妃,瑾妃先后跟着珍妃被一起降为贵人,后来又因珍妃而多次受到申斥。好在慈禧并不傻,知道这些事情与瑾妃无关,也没有迁怒瑾妃,她知道瑾妃确实没有参与珍妃所做的一些事情,所以慈禧一直以来对于瑾妃的惩罚是有别于珍妃的,实质上也就是一些象征性的惩罚,戊戌政变失败后,珍妃被慈禧囚禁在宫内的北三所,瑾妃却依然保有自由,八国联军破城之前,临走的慈禧不忘将珍妃投井杀害,却带走了同是姐妹的瑾妃一同上路,由此可见,慈禧对与瑾妃还是很宽厚的。这也与瑾妃长期以来的温和低调不无关系。

两宫殡天,终成贵妃:

公元1908年,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和七十三岁的慈禧太后先后在不到一天之内离世,大清国24小时之内接连失去了两位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死后,醇亲王之子溥仪继承大统,隆裕被尊为皇太后,瑾妃和同治皇帝的三位遗妃被一同尊为了兼祧皇考瑾贵妃,成为了这位三岁多的小皇帝名义上的庶母。这样的日子仅仅过了三年,辛亥革命的炮响便终结了近三百年的大清帝国,当年同瑾妃一字排开参加选秀的隆裕皇太后在万般无奈之下签署了《退位诏书》。一年之后,在悔恨与愧疚中,四十六岁的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带病逝了。隆裕太后去世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命瑾妃负责主持逊清朝廷的后宫事务,一生低调的瑾妃和同治皇帝的三位遗孀被逊帝溥仪一同尊为了皇贵太妃。紫禁城内被边缘化多年的瑾妃开始迈向了人生的巅峰。

逊清太妃,有滋有味:

瑾妃在隆裕皇太后去世后开启了新的美好生活,不仅获得了主持后宫事物的权力,还获得了年幼溥仪的抚养权,溥仪甚至称呼这位庶母为“皇阿娘”。随着身份和地位的上升,曾经宽厚温和的瑾妃开始变得严厉起来,她不仅粗暴的干涉溥仪的生活,还经常对溥仪严厉训斥,两人的矛盾最终演变成了异常激烈的争吵,愤怒的溥仪在争吵中摔门而去,这让瑾妃很下不来台,失了面子的瑾妃一气之下将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和祖母刘佳氏召进宫内痛加训斥了一番。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是荣禄的女儿,曾经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瓜尔佳氏出身高贵,一生知书达理、谦婉温和,遭到这样的训斥,回到王府后一怒之下便吞了鸦片。瑾妃在得知醇亲王福晋因为自己的训斥愤而自尽后非常害怕,她怕溥仪追就自己的责任。从此之后,她便不在管束溥仪了,兩人的关系也因此一度好转。后来在溥仪选后的问题上,瑾妃也支持溥仪的选择,婉容作为溥仪和瑾妃共同中意的人选,成为了逊清朝廷的“皇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五十一岁的瑾妃在过完生日之后偶感风寒,经过太医诊治后不久便病逝,年仅五十一岁。他被溥仪以端康皇贵妃的礼仪葬入光绪帝的崇陵妃园寝,她也是光绪一后二妃中最后一位去世的。此时她的妹妹珍妃已经去世了二十四年了。就在瑾妃去世后的一个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随即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例》溥仪等人被冯玉祥的部队逐出紫禁城,此时同治皇帝仍然健在的的两位遗孀也在随后一起搬出宫去。死在了事件发生前一个月的瑾妃,也算是有福气的。

作为清王朝货真价实的末代皇妃,瑾妃终其一生也没有受到过光绪皇帝的半分宠爱,即便是在妹妹珍妃被害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瑾妃依旧不得光绪帝宠爱,但是她与光绪皇帝的关系也远不如隆裕皇后那样紧张,光绪皇帝在心情好时也偶尔会和瑾妃聊上几句,但是多因为话不投机或是瑾妃答非所问而草草收场。面对自己的不得宠,瑾妃从不以为意,她热爱书法,又热爱美食,看得淡,想得开,心胸宽,气量大,最终在两宫殡天和隆裕病逝后坐上了后宫之中的最高地位,虽然此时清朝已经灭亡,但是瑾妃仍旧在殉情小朝廷的十多年时间中抖了一把精神!瑾妃不知要比妹妹珍妃好命多少啊!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