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从来没有自称过“蜀王”,为什么历史上会有“蜀国”?

蜀国这个名字是后世所称,经后世演变而来,和刘备无关。
一、刘备在曹魏篡汉后,于成都称帝,沿用了国号“汉”,是为汉昭烈帝,自称是汉朝的延续,军队也是汉军,当时确实是无蜀国与蜀军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7 16:30:04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历史上的蜀国有很多,但是刘备建立的那个从来不是蜀国,起码他们自己不这么叫自己。

刘备在攻略下汉中以后,就自己给自己上了个“汉中王”的尊号,这个非常了不得,因为四百年前他老祖宗刘邦也是以这个爵位起家的。不久以后曹魏代汉,刘备也就在成都武担山做了皇帝。

但是请注意,刘备建立的这个政权,国号依然是“汉”,绝对不是“蜀”。从公元221年蜀汉建国到263年灭亡,他们一直都是以“大汉”自居的。

那么为什么有人叫他们蜀国呢?而且就连陈寿的《三国志》也管他们叫蜀不叫汉呢?

因为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汉朝已经在220年结束了。刘备的这个“汉”是他自己封的,在封建法统上是有问题的。真正的正朔沿革应该是东汉-魏-晋,蜀汉只能算地方政权。这样的话,再称他们为“汉”不仅仅会导致与前面的东西汉混淆,还会造成正统不明的问题。而所谓的蜀汉其实不过就是益州,也就是蜀地,那就叫他们蜀好了。

其实就是在当时,除了他们蜀汉自己以外,魏国和吴国也都这么叫他们。魏国自不待言,不可能承认你还是大汉;而吴国除了在国书等正式场合上叫他们大汉,其实暗地里也叫他们蜀国。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汉真的亡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