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六十八章:调配资源的不争之德
上一章介绍了作为天下道源的“玄德”系统的特点,以及它在输出的同时维持自身的道不会减少的方法。尽管通过一章是介绍,我们对一个为天下提供道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3 12:15:57

第六十八章:调配资源的不争之德

上一章介绍了作为天下道源的“玄德”系统的特点,以及它在输出的同时维持自身的道不会减少的方法。尽管通过一章是介绍,我们对一个为天下提供道的所谓“发电厂”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关心社会大网运行的我们,还是想进一步的了解这个提供道的源头。也就是说,参观“发电厂”的行程还没有结束,这一章和下一章,我们还会在这个“发电厂”里流连,观察它的运行方式,以及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章回答了我们这个“发电厂”的性质,我们看到了“总是比你大”的那个“大”。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这个“发电厂”为什么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这一章,我们走出“发电厂”的中央控制室,来到它与电网相连接的输出部分,看一看它是如何为用户提供电力的。

很显然的是,一味输出能量,无论你如何注意、如何善用上一章所提到的三宝,其自身的能量依然会有减少的可能。因此,作为社会中道的提供者,绝不是一味地向社会提供道,而是善于向社会提供道。怎么做才算是善于呢?我们看到天下这个大网之所以能够发展、运行,其原因就是有推动其发展、运行的道存在。也就是说,除去为社会提供道的、我们正在参观的“玄德”系统之外,社会中本来就有道的存在。这些道或许来自其它为社会提供道的系统,或许来自社会中那些消耗道的系统。读过《道篇》的朋友应该了解那时的系统是如何成长、运行的。尽管那时的系统主要靠“外部的道”推动运行,但其系统自身也是有道在循环的。可见,无论我们正在参观的这个“玄德“系统是否向外输出道,天下的大网上本来就有道的存在。因此,一个善于提供道的系统,不仅可以将自己输出的道最有效地提供给使用者,而且还可以对大网之上已经存在的道进行优化、调配,是其发挥出最大的效应。也就是说,所谓的“善于”向社会提供道的人,不一定非要通过输出道的方式来完成提供。

也许我们会觉得上述的说法有些奇怪,但这样的事例却普遍存在。比如一个武力高强的士兵、或者说特种兵,这样的人总是善于使用自己的武力,而不是一味地使用自己的武力。可以说,他往往是在最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用武力解决问题,而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会首先借用其他人之力、借用物力、借用天时、地利解决问题。这叫做“善士者不武”。

同样,一个善于搏击、善于征战的斗士不会轻易被对手的挑衅所激怒。尽管战来自于怒,但真的发怒了,却会输掉战。搏斗双方中容易被激怒的一方往往会输就是这个道理:“善战者不怒”。

同理,一个善于用兵并总能取胜的人,会将自己的士兵与敌兵的直接接触降到最低。这就如同诸葛用兵,他总是利用风霜雨雪、水势火势、甚至第三方的兵力来打击对手,在动用己方兵力与敌一战时,也是尽量使用弓箭、滚木等非接触型武器。这叫做“善胜敌者不与”。

举以上这些例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说明,一个为社会大网提供道的人,一个已经将自己的系统成长至“玄德”水平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使用道的人。尽管他的工作是为社会大网提供道,但就如同上面所介绍的“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者”一样,并不是简单直接地使用自己的强项。他们总是利用自己的强项,首先借用外部的资源、甚至对方的资源。也就是说,尽管提供道的人是向使用方输出道,但作为善于使用道的人,他并不是简单直接地向对方提供道,他会首先利用自己的能力,调配社会中的道,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更有甚者,他会利用需要他输出道的使用者身上的道,将使用者系统中的道吸取过来,再输出给使用者。这就如同一位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零花钱,他并不是简单地给予,而是把孩子已经有的钱拿过来,再给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为孩子调配资源,因为孩子可能还不会管理自己的钱,往往有钱不会用,而家长的行为是帮助孩子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资源。可见,道的提供者是首先调配使用者系统中的道,使其充分发挥效力;而后调配社会大网中的道,是其可以充分利用;最后才是将自己的道输出。而要想调配使用者系统中的道,就需要首先将道从使用者的系统中吸取出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下,只有这样,才能让有着流体特征的道从使用者系统中流出。这就是:“善用人者为之下”。

显而易见的是,一个拥有充沛道流的“玄德”系统是不需要从外界获取道的。之所以要通过处下来获得社会中那些需要道的人系统中的道,不过是要对这个使用道的网络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调配。在上一章,我们了解了道的输出者是如何通过“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来保证自己输出的道可以最有效地被社会使用。而在这一章,我们看到了在使用这三宝来确保输出的最大效力之前,道的提供者通过吸取社会上所有使用者系统中的道,对社会中的道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调配。这样的做法等于变相扩大了自身“德容器”的容量和提供道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要通过“处下”、“不争”来达到,因此,有这种功能的“德容器”、有这种功能的道的提供源,就叫做“不争之德”。可见,“玄德”比之“孔德”和“上德”,其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玄德”具备这种可以为社会大网调配道的能力。换句话讲就是,“玄德”是具备这种特殊能力的“不争之德”。

显然,这样的“不争之德”在为社会提供道之前,首先要利用社会种所有使用者系统中的道,将其调配。可以是对某个系统个体进行合理化调配,也可以是对某个群体进行合理化调配,进而对整个大网进行合理化调配。总之,这样的调配所使用的并不是他这个“不争之德”输出的道,而是所有的使用者系统中的那些不在合理位置的道。因此,“不争之德”在输出自身的道之前首先做的是“用人之力”。

现在我们看清楚了,这个为社会输出道的系统,尽管已经升级至“玄德”水平,但它还是为有效地使用道设计了诸多保护机制。或者说,升级至“玄德”水平的“德容器”,与其它水平的“德容器”之最大区别就是它可以尽量不用自己的输出、尽量少用自己的输出、尽量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输出。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就是因为相对于整个大网而言,使用道的人要远远多于提供道的人,道的使用量要多于道的提供量。因此,作为最高级别的道的提供源,它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流动在大网之中的道都处于最为有效的位置。这样的能力要远比简单地向外输出道难得多。这就好比调动国家中的水源到最为有效的位置的南水北调工程,我们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大的工程。具备这种调配能力的“德容器”,无论我们叫它“玄德”也罢、叫它“不争之德”也罢,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源,可以长久地为社会使用。这就如同我们给社会大网装上了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发电机,可以长久提供道的极点。这就叫为社会“配天古之极”。

在这一章,我们离开了作为道的输出源的中央控制室,来到了与天下相连接的输出部分,看到了一个与输出道完全不同的调配功能。整个道的输出源可以像南水北调那样调配天下中流动的道。有关这个部分的参观即将结束,再进行进一步的参观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将这个有趣的调配功能记录下来: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全文链接: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0350531102769204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61537134&req_id=20190626161853010022062078979C49A&group_id=6703505311027692045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