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中的惊蛰到底有什么寓意?

谢谢邀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第三位,是代表阴历二月的节,也是代表干支历里正月与二月的界点,未交惊蛰是正月寅管事,交惊蛰后才算二月卯管事。在公历里,一般是3月5,6两天中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6 02:42:12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针对题主的问题,说说个人的观点:

在公历里,一般是3月5,6两天中的一天交节惊蛰。

今年的3月5日,惊蛰驾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西汉之前叫“启蛰”,西汉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惊蛰”。惊是突然刺激惊动,蛰是蛰伏,惊蛰寓意:就是春雷乍响,冬眠虫类开始苏醒,出土活动,表示寒冬已尽、土壤解冻、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今天就来说说关于惊蛰节的一些农谚和习俗。

一、关于“惊蛰”的农谚:

1、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2、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3、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

4、冷惊蛰,暖春分

5、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6、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7、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8、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9、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0、一雷惊蛰始

二、关于“惊蛰”的习俗:

1、调理身体

惊蛰前后,天气乍暖还寒,春风拂面,最易得风寒感冒。所以应当注意冷暖,不要着急减衣物,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

2、雷公禁婚

惊蛰的节气神是雷神,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是舅公。民间传说:农历八月到二月期间,雷神休息,是太平时节,所以这时段举行婚礼的多;农历三月到七月,雷公外出,雷声轰鸣,不宜婚嫁,所以这时段举行婚礼的少。

3、打小人赶霉运

惊蛰时分,平地一声惊雷响,唤醒地下的沉睡的鼠蚁蛇虫,它们陆续爬出来开始觅食。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为打纸人和赶走霉运的习俗,统称打小人。

4、惊蛰吃梨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二是春季吃梨增强体质、有益健康,可以消除咽喉干、便秘尿赤等症状,以抵御病菌的侵袭。

5、蒙鼓皮

《周礼》记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以顺天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