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辅警改革,遍地开花,趋势向好,当然各地进展不一、程度不同!辅警作为警察队伍中的警力补充,就是充当人民警察使用的。在当下这个不增警察(公务员)编制的背景下,只能通过警务辅助力
我年轻时干过辅警,当时叫合同警,总想着有机会进入公安系统,我工作十分努力,想好好表现,早日实现当警察的梦想,但现实很骨感,三年后,我主动离开了。
工资太低
当时我们的工资好像是从各单位收取的治安费里列支,每月260元,正式警的工资当时还不到400元,相差不大,物价也低,觉得够自己花了。
后来结婚成家,加上物价上涨,各行各业都在涨工资,可我们的工资一直不做调整,慢慢觉得生活有点捉襟见肘了。没几年,正式警开始大幅度提高福利待遇,发放补助,一下子拉开了双方经济收入的差距,也就是现在说的“同工不同酬”,影响了我们干工作的士气。
工作是真累
那些年社会治安不太好,百姓的法律观念低,法律意识差,公安工作繁杂,除干好本职工作外,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处理民事纠纷。
记得有天傍晚,我正值班,两个老人拉拉扯扯进来了,一位手里抱个西瓜,一位手里拿把西瓜刀,我先上去把刀夺下来,问清了原因,买瓜的嫌西瓜不甜,非让卖瓜的把钱退了,卖瓜的不愿意,两人吵了半天,非要分个青红皂白。
我拿起刀切了一小块,放嘴里尝了尝,两位老人紧紧盯着我,等着我给个评判,我没有说甜,也没有说不甜,只是问起了卖瓜老人是哪里的,收成怎么样,一车瓜能卖多少钱,他一五一十都说了。
我又劝买瓜的,说人家外地人不容易,咱作为市民,能不能大度一些,就算做个善事,帮帮人家,说得买瓜老人不好意思起来,然后我才说,这瓜不酸,但如果我买,决不会要求退钱,把两个老人都说笑了,卖瓜老人当场表示再送给他个小瓜,这事圆满解决。
工作危险,加班加点是常态
一上案件,没日没夜,吃住都在队里面,一星期不回家是常事,家里什么事也顾不上,有几次媳妇怕我出什么事,骑自行车跑好远来找我,看我没事才放心离开。
有一次去豫西大山里解救被拐多年的妇女,我和同事在买主家门前的玉米地里蹲守了一天,到傍晚才见到这女的出来倒垃圾,我们上前拉着她就往村外跑,谁知女的回头喊了声“我娃”,原来她和买主生了个孩子,舍不得丢下。
这一嗓子把买主喊了出来,拿起锄头就追我们,同事急了,扛起女的就进了玉米地,我迎着买主就上去了,他一锄头当头砸下来,我身子一偏,锄头砸在了地上的石头上,火星四溅,我照着他肚子一脚蹬了过去,把他踹趴下。
后来想想都后怕,这一锄头如果砸头上,非死即伤。
有少许被歧视感
和正式警一起出警,百姓一看佩戴的标志就知道你的身份,从眼神里就能看出有种不信任的感觉。
内部正式警会把我们当兄弟,可也不排除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在语言和行为上看不起我们,这些人的模样我到现在还能记得。有时候我们受到了歧视,别的正式警就会过来宽慰我们,说人和人不一样,说话的方式也不一样,看开就行了,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才会觉得好受一些。
如果喜欢警察这个职业,先从辅警干起,等立了功,就有机会转正,但这个机会少之又少,可谓是“凤毛麟角”,除非你把它当事业一直干下去。
现在辅警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就是待遇低,没有转正入编机会,如果能同工同酬,起码可以养家糊口,干够一定年限可以入编,让大家有个奔头,我想辅警这个工作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