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汉字的创造是源于祖先“仰观天象,俯察万物\"而来的,有点象画画的方式,如“日”字,就画一个圆圈,“月”字就画成弯弯的月牙。如图
我们的祖先不
我试着回答下这个问题,希望李伟老师多指教,希望大家多指正,只为抛砖引玉。
首先汉字在结构上有2个大原则:
一.中宫紧收,外部伸展。
简单两个图表示,包子就是肚子收的紧,外部光秃秃的,不伸展;
太阳,中间肚子收的紧,外部光线四射,很伸展。
所以,我们写字结构的目标就是达到“太阳”一样的结构。
我们汉字有独体字,复合字,包围结构,下面我们用独立字,左右结构字来举例:
1.中宫收紧:
独体字:“丰”,肚子收紧就是三横写得紧凑,字就好看
左右结构:“江”,第一个不够紧凑,后面的肚子收紧了,怎么做到的呢,注意看,江的工字部分,在合体字里,原来的独体字有适当调整,下面长横跟上面短横的长度差减小,目的就是跟三点水挨得紧。
2.外部伸展
独体字:“木”,第一个明显在字的外部不伸展,撇捺怎么伸展?横写短;竖下面怎么伸展?竖的下半段写长
左右结构:”村“,第一个,左右两部分“木字旁”“寸”上下都齐平,那字在上下两面就没伸展了,所以,寸字的竖钩写长,伸展就出来了。
总结: 左右结构的字我们用示意图表示就是
了解了组字的一些规律,我们就方便对右耳朵的左右结构字形进行分析了
二. 我们研究下“右耳朵”这个偏旁
右耳朵什么特点:
上面是“横”,是平的,就代表竖直方向上往上不能伸展;
左边是“竖”,是竖直的,一方面跟左边的部分可以很好的紧挨着,另一个最重要的是竖能往下面这个方向伸展
右边的小肚子:一定要突出,要比上面横折突出一点,为什么,往右边方面伸展
三.我们研究下右耳朵的字
我们找我们常用的字:邓、邦、邪、那、邮、邱、邻、邵、郁、郑、郎,郭,都
我们就只研究上下的垂直方面的伸展问题:
我们刚研究了右耳朵,结果是:上面不伸展,下面伸展。
所以我们得到,左边部分:上面尽量伸展,下面不伸展。
但是仔细看上面几个常用字,上面有两种类型:
a :邓、邪、那、邵
b:邦,郁、郑、郎,郭,都
什么区别?
a排 字的左边部分上面是平的,b排字的左边部分上面就不是平的
根据我们上面总结过的规律,反而b排的字结构好搭
那a排的呢?
a排的,反而是上面往上微斜的平 才是 好看的
所以结论是:大部分右耳朵的字都是错位结构(1),另一种左边上面是平的,就写成这种(2)
四:拓展
那还有哪些右偏旁是跟右耳朵形态一样的呢,还有两个:
单耳朵,斤字旁
其实他们相关的左右结构的字跟右耳朵的字形态是一样的,不信,你试一试。
我是@黄小胖爱写字,希望大家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