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远距离观察战斗机,可能发现不了什么东西。然而如果是在近距离内观察的话,才会发现在飞机的表面并不是完全光滑的,会分布有各种传感器,天线等。特别是在机头的位置,有的战机
网友们如今也蛮关心自己的军机,话说何时才能把机头那根倒霉的铁管子给干掉呀,它长在机头上挺膈应人的呢。我们的歼-16早期型号,还是有根铁棍子的,现在好像看不见了呢,已经给掰掉了。看不见就对了,不过在机身其它位置,应该还可以找到,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说起来这根铁棍子还是蛮重要的,有称空速管,顾名思义,就是是为测空速用的,但也兼具其它功能,不只歼-16,其它飞机也都有的,所谓换代与机翼表面合一的数字压力传感器,还是没有这东西实用,隐身战斗机,有的为了防止破坏隐身,干扰机头主控雷达工作,把它移做它处,一般四代机也给移掉,这是因为,它长得位置不只膈应人,在大迎角等极限状态飞行时,产生激波干扰,也会降低飞行的操纵品质,不只不好看,没有它,明显飞机表面更干净,因是歼-20没有了,歼-16也终于被取消。
●寻常看不见。近距离观察一架飞机才知道,上面各种传感器,天线,静电刷,密密码码,B-2那么隐身的飞机,也有,处理得比较干净,与翼身完全合在了一起。如图,F-22、F-35也都有,或改在一测,或在在机头上面,都没有正面效果好,总之,无论怎么改,都是存在的,也都有。只是没有以前体积那么庞大,变得小了许多。2014年2月,一架B-2在关岛安德森基地失事,调查表明,出事就出在空速管身上,因潮湿的气侯引发传感器故障,在起飞时滑跑距离过短,迎角过大,导致失速,数字式压力传感器改进虽比传统的好些,但亦变得娇气,改进的办法,在起飞之前,开始给空速管加热,以防湿气严重,影响数据报错。另有一说是,传感器数据,因飞机技术信息高度融合,居然给进了控制系统,本来为得更便利,结果偏差竟然如此。
●全都长歪了。飞机审美,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如图,不只F-15,F-18,连我们的“枭龙”,全都长到脖子一边去了呢。实战装备与实验装备不同,五代与四代不同,六代更与五代不同,大家可以瞧见的是,追求更隐身的六代机,其空速管设计,全都得变得跟B-2一个模样,采用分布式大气压力传感器的方式,做得更加精巧玲珑,不只是审美的需要,在技术处理得更精细,更高效,以便完成对空速管的技术跃升。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器,也把飞机变得更干净,对改进飞机操控品质,也是有利的。
●歼-16蛮拼的。如图,不只机头的空速管不再那么明显,长得歪了,而且也换作了低可探测涂装。作为四代机的歼-16,细心的功夫堪谓做到了极致,把精心做到了家,让人看上去更加威武帅气。其实沈飞这些年,只在捣鼓一种飞机,人称苏伊霍斯基,着实有点过份,把重型主力战斗机,全部打造成四代,可以说尽心尽力,没少出力气,他们的工作,吃透一款飞机,不啻重新设计一款飞机,也可以说,歼-15和歼-16正是全面的自主投计,这次包括空速管,他们也不放过。
好想知道空速管技术原理的,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