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邀题!
可以认为,孔子中庸之道的核心就是“中用”(形而上:虚在)、“用中”(形而下:实在)。
“中”作为十字坐标的原点、源点、中点,作为上中下、左中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无所
谢友邀题!
可以认为,孔子中庸之道的核心就是“中用”(形而上:虚在)、“用中”(形而下:实在)。
“中”作为十字坐标的原点、源点、中点,作为上中下、左中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无所······无所不)包在为能用成”的文化魅力,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行为指南和认识论与方法论。
可以说,在人类发展的文明进程中,孔子的“执两用中”(执左右之两而用其“中”于人于己于民)思想是经得住任何大风大浪考验的。
至于“为什么孔子提倡中庸之道?”除了上述所言,当然还因为“中”(中庸即中用)实乃作为人类“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在近3000年前就对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