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底防护板是很有必要的东西,很多车没有基本就是简配的结果。如果车底没有任何防护板,先不说发动机、变速箱、车底能不能得到保护,高速行驶时车底的混乱气流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车底防护板是很有必要的东西,很多车没有基本就是简配的结果。如果车底没有任何防护板,先不说发动机、变速箱、车底能不能得到保护,高速行驶时车底的混乱气流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就足够严重了。
超跑领域大概在30年前就开始采用全封闭车底的设计,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那时候的普通轿车不要说全封闭车底了,就连车身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化设计都很少被应用。可到了今天,像卡罗拉这样和高性能没有任何关系的买菜车,都在车底安装了非常齐全的底部气流扰流装置。
虽然一张面积不大的发动机下护板,不会起到像超跑的封闭式车底那样的强大真空吸力,但有和没有在跑高速的时候绝对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遇到侧风的时候,没有下护板的车稳定性会突然变差。不要小瞧车底气流不稳定带来的隐患,上世纪末正是车底的紊乱气流,让保时捷和奔驰不得不分别退出了FIA GT锦标赛和勒芒24小时耐力赛。即便是如今的赛车科技,也不能完全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可见车底气流的稳定性有多重要。
为什么现在很多有车底护板的车,越来越多使用塑料或铝合金,而不是防护能力更强的钢板呢?很简单,就是因为要减轻重量以节省燃油。就算是底盘由坚实大梁组成的纯正越野车,车底护板也不能当装甲板使用,胡乱行驶同样会造成底盘损伤,所以太强的防护力其实没有太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