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看《法国妈妈育儿经》一书,因为法国妈妈可以让孩子几个月大时就可以睡整晚的觉,也很少哭闹。法国妈妈很会带孩子,带出的孩子不像中国妈妈带出的孩子那么磨人。法国妈妈很注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了解孩子的需要。
如果你无法懂得孩子的需求,就算你再耐心的哄,再好脾气地讨好,他也会毫不领情,一直哭下去。所谓头痛医脚就是这个道理,宝宝不会说话,可是心里苦啊,所以只能大哭特哭了。
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抚育孩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他们呱呱呱坠地起,除了哭,什么事都需要别人来料理。如果这个时候,家里没有帮得上忙的人,一切只能靠身体虚弱的妈妈,妈妈的心里难免有怨气。
其实所有孩子的不幸,都可以说是人们对妈妈的不公引起的。因为妈妈心里的一思一想都会通过不经意的行为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最终会成为家庭所有责难最后的垃圾筒。
一个家庭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爱他们的母亲,尊重他们的母亲。而不是把那个女人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或不给予尊重,或去母留子。
而如果你很不幸,成为了一个婆家和丈夫不受待见的孩子妈妈,则要更认清现状,尽量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
既然我们知道问题出在这两个方面,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了解孩子需求
一般孩子哭,可能是有身体不适,或是尿湿裤子,或是其它异常。如果你不能快速解读孩子意图,可先检查它的身体,排除身体上的不适。 如果还是不见效果,可能是孩子饿了渴了。
如果还不是,就可能是孩子有明显意图,需要你帮他达成。这时你可以从他眼睛看向的方向或手指的去处,了解他的真实意图。 而一旦孩子的真实意图达到,他们就会马上停业哭泣。
排遣心中忧愤
本来生产过后的妈妈,是极需要得到照顾的。但大多数家庭还是把做人儿媳的女人视为一个为家庭服务的人,使她们身体受到巨大创伤的时候,心理上也受到巨大创伤。
这个时候,作为要抚育幼儿的母亲,争执是无济于事的,只会让你越来越孤立。因此,我们尽可能的自强自立,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保障每次日有食物理吃的情况下,多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性,更为自己的生存找到心理支撑,那里有很多排遣忧愤的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对你不见得有效,但支撑你走过一段濒临崩溃的日子还是会有所帮助的,至少它能让你慢慢走过那段日子后,还活着。只要活着,一切就还有可能。生命在延续,日子在成长,那些无法言喻的痛苦就会被生命新的生长所替代,焕发出生命本该有的精彩。
妈妈们,坚强起来熬过去,以后的日子就属于你和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