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兰亭序》和《清明上河图》,你还知道哪些书画传世经典?

说起书画传世经典,我首先就会想到《洛神赋图》,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首先因为它有着非常传奇的生世,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公元222年,31岁的曹植从京城回自己的封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3:13:06

葛饰北斋在19世纪创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绘板画——《神奈川冲浪里》,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浮世绘里,不仅仅只是有那些奇形怪状,又颓废的人物。该画作描绘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汹涌澎湃的海浪,浪里有三条奋进的船只,英勇的船工们正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进行着惊险而激烈的搏斗,非常正能量。

但是看过马远的《水图》后,才发现,这幅浮世绘上的海浪画法,早在南宋就有了。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历史上,画面有水的画作不少,更多的是以留白的形式让人感受水面,或仅在船只周围寥寥几笔表现水波,而极少有人对水的观察细致入微至此,并将水的形态美感用笔墨技巧描绘在纸上。

马远的作品大多喜欢作边角小景,人称“马一角”,《水图》,并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而学画水,却少不了临摹他的《水图》

这幅图共十二段,绢本,分为十二段,有十二种不同的水的姿态描写,十二种不同的意境,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幅水图缺了一半,没有具体图名,由尖小的细浪组成,这是秋天时,阳光灿烂,微风轻轻吹过的水面。

在“层波叠浪”里,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线条描绘出来,浪间卷起浪花,汹涌澎湃,向看不到边际的远方奔腾而去。这样的水面绘画技法,在浮世绘里经常可见。

在“寒塘清浅”里,稀疏寥寥的线条围绕着露出水面的石头,这水可真浅,像是溪水一般。

在“黄河逆流”里,画面大幅都是巨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奔腾,却又一个急转逆涌,不知道这是哪一段的黄河,有着这样咆哮着向前倾泻的气势?

在“云舒浪卷”里,茫茫的海面笼罩着雾气,波浪涌动中一个急浪呈拍岸之势,远处隐在雾气中的后浪接踵而至,一刻不停,这应该是大海中的景象。

每一幅图上,据传图的题名,是南宋宁宗皇后杨氏所写,分别是寒塘清浅、洞庭细风、细浪漂漂、层波叠浪、云生苍海、黄河逆流、云舒浪卷、长江万顷、秋水廻波、湖光敛滟、晓日烘山。

还有题跋:寒塘清浅一鉴开,洞庭风细起徘徊。细浪漂漂催波涌,层波叠浪入潮来。云生苍海潮翻墨,黄河逆流倒山海。云舒浪卷涛渐息,长江万顷碧波回。秋水廻波流澹澹,湖光潋滟晓色开。晓日烘山出仁者,仁者无言荡清怀。

#笔墨千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