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金池长老是得道高僧,为何还想要得到唐僧的锦襕袈裟?

我认为金池长老算不上得道高僧。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得道高僧”,一般是指参禅证悟,达到见道位的人称为得道高僧。也称为大善知识。但不包括错悟,以及未悟言悟者。即使名气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13:59:25

我认为金池长老算不上得道高僧。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得道高僧”,一般是指参禅证悟,达到见道位的人称为得道高僧。也称为大善知识。但不包括错悟,以及未悟言悟者。即使名气再大仍是凡夫俗子。惠能六祖在《坛经·般若品》里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道行。

金池长老身口意三业不清净,行动也不正直无邪。

金池长老已经二百七十岁了,对于人类来说,是了不起的高寿。但是,他的高寿可不是他苦心参禅悟道而得,而是与妖怪做朋友,在妖怪的指点下延寿的。这个妖怪就是熊罴怪,他修炼能化成人形。唐僧问观音院的院主金池长老是否是妖怪时,那院主慌忙跪下道:“老爷,我师父是人。只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他传了我师父些养神服气之术,故以朋友相称。”有了黑大王的养神服气之术,金池长老才能活到二百七十岁。

金池长老一出场,文中这样描写:“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再看吃茶用器:“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连唐僧都夸:“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吃穿用度都是珠光宝气,非常豪华。

两人一边吃茶一边聊天,金池长老就问唐僧有何宝贝,唐僧说没有。嘴快的猴子就说有一件袈裟。金池长老觉得可笑,袈裟他有七八百件。于是开始炫富,把袈裟拿出来,挂在院中的绳索。“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孙猴子本性争强好胜,不顾师傅劝阻,把锦襕袈裟展示了。你看,“红光满室,彩气盈庭”。“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由上已知,金池长老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唐僧是唐皇御弟,只要他愿意,唐皇随时送他很多宝贝,比老和尚收藏的更多更好。唐僧一路西行,替人念佛消灾,做法事等,金银珠宝,人家也送很多,只是他没拿。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金池长老心术不正,贪婪成性,为了长寿,不惜与妖怪为伍。那么,见到别人的好东西就要占为己有,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如今他见了唐僧的锦襕袈裟,果然又动了奸心,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袈裟弄到手了。

找了个借口,天色晚了,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楚,拿到后堂,看一晚上,明早再还。金池长老在后堂看袈裟,哭了半夜。徒弟不落忍,只得献计献策,最后决定烧死唐僧师徒两人,留下袈裟做传家宝。这样的事情,得道高僧干得了吗?

孙猴子将计就计,助他们烧光了观音院,一早又去讨要袈裟,不料袈裟不见了,金池长老无计可施,一头撞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