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是怎么回事?“三希堂法帖”中有没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晋代王珣的《伯元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的《中秋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不属于三希堂法帖。晋代王珣的《伯元帖》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是王珣问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03:00:35

《三希堂法帖》主要收集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oo余件书法作品。欧阳询楷书《九成宫》没有收录其中。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更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因收藏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稀世珍宝。后改为\"三希堂\",是乾隆的书房,面积有8平方米大。

(三希堂书房)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全文共28个字,是他问候长辈的一封书信,平和典雅。不激不厉。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全文共22字,此帖用的是笔意开展之\"外拓″法,情驰神纵,用笔连绵贯气。米芾赞曰:\"运笔如火着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笫一帖也。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是东晋王珣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47字。清简虚旷,潇洒纵横。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