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的情人节的?古代中国还有什么类似的爱情节日?

七夕不是情人节,但是现人以美丽的神话故事赋予新的内函,也是可以理解的。七夕是中国初汉时期至今的中国老佰姓的浪漫节日,叫乞巧节,又称女儿节,姑娘们有各式各样的活动以表心愿,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0:07:58

应该是2006年吧!

2006年官方曾下文将七月七日命名为“中国情侣节”,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包括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通常都认为,所谓“中国情人节”,其实是在商家的策动下出现的一个节日。

学界和官方一直在背后掌握着政策和舆论的导向,特别是官媒和自媒体的推动,一些商家也参与其中,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同。

中国古代类似这种的应该是元宵节,和清明节。

春秋战国时期,春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上巳节。

上巳节是人们祭祀掌管爱情和生育之神高禖(méi)的日子。

《周礼·媒氏》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

所以在春天,未婚男女必须都要去河边踏青相会,临河洗浴、祈福消灾,顺便谈谈恋爱。而且没有原因就是不去参加相亲活动的,还要受到惩罚。

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被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在古代三月三是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

上巳节中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

原来从唐朝起,在寒食节那天要禁火冷食纪念先祖。寒食节原本是冬至后的105天,但是这个日子不好计算,而且寒食节紧邻清明节。到了宋明时期,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和爱情的主题就慢慢淡化。

宋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男女同游,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女子笑语盈盈,都能看出来,这也是青年男女约会最好的时候,也是一个关于爱情的节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