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应该是跟死了人有关的事如:丧服,丧家,丧礼,丧事,丧葬,甚至西方风俗教堂举行死亡仪式敲响的丧钟。
民间流行的丧祭礼仪,具有很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不宜提倡,只作为传统民俗知识
(丧),在陕西大荔一带具称(丧葬),即为逝世的老人所举行的一种葬礼仪式活动。在陕西东府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传承悠久。源远流长。
(丧葬)民俗文化,整个仪式都贯穿了对逝者的缅怀,追思,悼念的沉痛气氛活动中。连张贴的对联,执事单,横幅,挽帐等醒目性标志。都必须讲究用(白纸,黑字)书写,绝对不可以用(红纸)。整场(丧葬)活动,所演奏的音乐,都有一定的规定。绝对要提现对逝者尊敬和惋惜,禁用欢快,吉祥,喜庆的音乐曲牌。
陕西东府一带(丧葬)主要包括以下礼仪。
一,烧车马,挂纸川。 当确定老人逝世不幸去世后,首先,由村里年长者,帮逝世的老人洗身,整容后。穿好寿衣,停于灵堂后,逝者的儿孙,要在自家门前的大路或街道中,焚烧纸制车马,意喻逝者咽气了,其生命已终结必将驾车西去。然后。用白纸剪出一种喻为纸钱的大川子,悬挂于逝者家大门口一侧,这就标志着这家有人逝世了。
二,报丧,当某家有人逝世后。这家的孝男孝女绝对不可以再去别人家了,恐给人家带去晦气,村里人我有一种说法,叫做“白事不请自到,喜事不请不到”的讲究。大凡村里有老人去世了,村里的人。不论主家请不请,都得去哪帮忙。等帮忙的到了,就有“相公”即主持葬礼活动的总负责人。安排分工,有去挖墓的,有去负责报丧的,逝世的人,丧葬民俗中,有个特别的讲究,叫做(男凭外家,女凭娘家,),如果,逝者是男的,首先要通知逝者的外家人,把老人去世整个丧葬活动的细节告诉人家,并征求外家人的意见,其次,把何时举行葬礼,有专人通知其众亲戚,这叫(报丧)。
三,祭奠,在埋人的前一天,举行祭奠仪式,孝男孝女穿白带孝,要请灵,由乐队开路。吹吹打打,将逝者逝去的亲人陵墓祭请一番,然后,迎纸,由亲戚,孝子贤孙向逝去的亲人磕头礼拜,凡是有老人去世的,大多都请有乐队,俗称自乐班,三吹三打,开追悼会。演奏哀乐祭奠,等等活动,都要在先天晚上搞完,然后。晚上由孝子们进行入殓,即将逝者装入棺木。
四,出殡,俗称埋人。天不亮。由帮忙的人,手执大锣,在村里敲三巡,一巡,告诉帮忙的人准备了,三巡后,等帮忙人都到了,不等太阳升起,就要把逝者送去灵地安葬,
陕西东府一带,民风纯朴,善良厚道。对于丧葬活动,大家一般都不过多挑弃,有钱埋钱,事活的奢侈些,没钱埋人,那怕帮忙的吃个便饭,大家都不怨天不怨地。有个讲究,叫做“入土为安”。乡里乡亲的,那怕平常二人有点过节。在心里不愉快,但当不论谁家遇有丧葬事了,那怕你农活在忙,在外地的人,都得回来帮忙。
以上是陕西东府丧葬活动的大概。十里乡俗不同,大同小异,逝者为大,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