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宜公主因木薯粉吐奶之事平息以后,曹贵人送了一盘剔除莲心的莲子去了养心殿。一番说辞后,皇帝让曹贵人从华妃那儿将温宜公主抱回去,曹贵人欣喜若狂,皇帝却脸色阴沉。
“奴才看
《甄嬛传》曹琴默之女温宜是深得皇帝喜爱的一个公主。小小的温宜,连接着华妃、甄嬛、曹琴默、端妃等一众后宫妃子。温宜吐奶事件的背后,暗藏着后宫的尔虞我诈和明争暗斗。这正是皇帝寒心的所在。
华妃不惜利用温宜争宠
华妃飞扬跋扈,凭借着哥哥年羹尧的势力,以及自己的美貌与魅力,曾经宠冠后宫,甚至敢与皇后分庭抗礼。甄嬛的出现,打破了后宫的这个局面。
皇帝对温宜公主的喜欢和宠爱,令华妃心生一计,将“自己人”曹琴默之女温宜抱到自个宫中喂养,以便吸引皇帝前来探望驻足。
温宜毕竟不是华妃的亲生女儿,华妃对其不似生母般疼惜。她在皇帝跟前扮演着贤良养母,在人后就不屑于做戏,居然给夜晚哭闹的小小婴孩喂食安神汤药。
木薯粉事件的真凶
温宜吐奶大哭,皇帝心疼着急,太医提出要检查公主的膳食,随后又请命让御膳房的人一同查验。这一出戏,究竟谁是幕后主谋呢?
得票最高的,当属心狠手辣的华妃。都说是她暗中命人把木薯粉混入马蹄羹,让温宜脆弱幼小的肠胃难以消化吸收,产生不适,哭闹不止。
这样一来,心疼女儿的皇帝必要彻查。而近日宫中曾去取过木薯粉的甄嬛,便会顺理成章成为首当其冲的黑心女人。
除了华妃,曹琴默也有不少嫌疑。作为华妃的军师,她本是老谋深算之人。要说曹琴默是背后策划者,等着坐收渔翁之利,想必不少人不能认同。
谁会相信一个孩子的亲生母亲,会做出伤害自己骨肉的事情呢?看着温宜哭闹,曹琴默的反应,明显充满了焦急不安和心疼啊。
皇帝到底为谁寒了心
其实,若真是曹琴默所为,也说得通。一来,曹琴默不忍自己的宝贝在华妃宫中受苦,使了这出苦肉计,以一时之短痛,换回女儿长久的抚养权,丢小保大。
二来,曹琴默不一定真的要让公主吃下伤身体的木薯粉。婴孩哭闹是常事,很多时候不容易找对原因。准备好公主膳食端给太医就行了,太医和御膳房的人也可以安排收买。
三来,曹琴默这招险棋,可谓一举多得。试想一下,此招明面上是针对甄嬛的,她在华妃跟前的立场和地位还在。若能侥幸成功,打压甄嬛,华妃一高兴说不定就把温宜还了。若不成功,把这火引到华妃身上,皇帝迁怒于背后黑手,加上心疼公主,温宜就能回到她的身边了。
曹琴默以“莲子之心”向皇帝彰显自己作为生母的“怜子之心”。面对皇帝以万历朝景妃利用亲子争宠事件的试探,曹琴默表态坚决且狠绝。皇帝是什么人,后宫争斗见得还少吗?找出幕后真凶并不难,只是要权衡利弊罢了。
这一回,曹琴默倒是抢回自己的女儿了。但她作为华妃的军师,龌龊之事也没少参与。在皇帝的眼里,她不过就是华妃的一颗棋子而已。哪一天,下棋的人倒了,棋盘散了,零落的棋子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吗?
可怜了温宜,打小被人算计利用,亲妈就是心疼也无可奈何。好在后来她跟了真心疼惜她的端妃,也算不枉周岁宴那个陪嫁项圈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