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字总会发光的,身怀绝技的人年龄没有小的,在工厂做流水线是要年轻人,别的岗位就难说了,自己没有本事那个年龄段也不行。招工要求35岁以下年轻人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而其中又
招工要求35岁以下年轻人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而其中又以私企居多。
经济学家有统计,现有的私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总产值上都已超过国企。政府希望私企为社会多承担些责任吸纳无业者;而私企在招,用工上却釆取种种“弹性”规定,只招35岁以下者不过是其中一条。
私企与国企不同。后者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实行八小时,周五工作制。在试用一期满后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的劳动人亊关系具有法律保障,一般情况,年轻时入企,年老时离企。
私企则不同,“合同”花样颇多,除劳动合同,还有承包合同(某种包工),劳务合同等等,后者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隨企业主决定。于是35岁以下年轻人便成了招工的香饽饽。说白了,是产生“剩余价值”的生力军。
据报道,不少私企的用工规定处于灰色状态,以加班加酬的模糊名义,任意推行“996”用工模式,有的竟打出“715”(一周无休,十五小时工作)。这种“劳动”只有35岁以下扛得住。过年龄线者则解除合同。有媒体曝光,某台商在大陆办了xx厂是个血汗工厂,便是一例。这也是社会上重现4050下岗现象的一个原因了。
私企招工总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如优先招用大学,职校,中专毕业生等等。但招工设定年龄限制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希望有关政府部门给予关注和采取措施,保障广大就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