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生子是古人最大的事,人丁兴旺是关系到个家盛衰的问题。俗语:“男女有色方成家,子孙后代因色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吗?有许多答友认为是人生有所作为,对此
俗语:“男女有色方成家,子孙后代因色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吗?有许多答友认为是人生有所作为,对此我并不认同。
我认为这是古人从天道人伦的角度上,对人类繁衍延续生生不息的一种归纳认识。
古人云:“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精辟地阐述了人类生活两大基本需求:饮食和性。
这里的“色”是人类天然的正常生命体征,是人类生命繁殖不绝的绵绵根源,绝非荒淫无耻的低级趣味。
对此,历史上有一个关于“色”的有趣故事,几位古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给予了不同的解读,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同时呢,也会对“男女有色方成家,子孙后代因色旺”这句俗语,有一个更加准确真实的理解。
北宋时,大文豪苏东坡前去东京相国寺拜会好友佛印和尚,见寺庙影壁墙上有道诗:“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只要你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对此,苏东坡不以为然。他略加思忖,便提起笔来在旁边又题诗一首: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可见,苏东坡对色的理解要比佛印积极多了。他认为好“色”并非有什么罪过,只要节制有度,反而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不久,宋神宗与王安石来到了相国寺,自然看到了墙上的“酒色财气”诗,二人深有感触,也是揣摩有加。
宋神宗来了兴致,要王安石以此为题和上一首。王安石身为宰相,站位高度非同一般,当即吟诵成诗: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王安石这首诗中可谓是为“色”正了名。
他认为,“色”是人类昌盛的源泉所在,若是压抑和打击人性中的本“色”,那么,繁华如锦的人世间就会逐渐地萧条冷清下去,路上的行人也会寥寥无几,这种情形是极为可怕的。
一旁的宋神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几道诗,不禁也来了雅兴,随即也赋诗一首:“酒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
宋神宗不愧为九五之尊的天子,气魄非凡人可比。他在肯定“色”是繁育后代的同时,教化世人要遵循道德礼法。
从上述几首妙趣横生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因各自立场和格局不同,对“色”的解读也是大相径庭。
四大皆空的佛印和尚,主张戒色。苏东坡认为不可贪“色”纵欲。 而王安石和宋神宗却从国家长治久安,兴盛永续的角度上,对“色”给予了正面的积极评价。
他们一个济世苍生的贤相,一个是胸怀天下的王者,他们心目中的“色”与佛印和苏东坡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因此,我认为俗语:“男女有色方成家,子孙后代因色旺”中所说的“色”并非是什么淫邪之欲,而是指人到了青春期后,自然萌发的天赋生命力。
正如人们常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顺乎天道的正常现象。 同样,一个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家族,就会开枝散叶,子孙满堂。
所以,古人才会有了“食色,性也”的论断。可见“色”不仅是繁衍生息后代,也是人类美好情感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