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什么是心无所住?
“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重要思想。住,是世人烦恼的根源,人能心无所住,方能解脱烦恼。那么,什么是“无所住”呢?要理解“无所住”,则先要理解什么是“住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1:15:37

心无所住,即无挂碍故,《心经》全面讲了这心字,心如果有住即挂碍,佛教对此专门解释心要清静,如果一人遇到事,总是放不下,即挂在心里,即是心不清静,要反私自己有没心挂碍故,遇到事情总放不下,原先我就是如此,后来看了《心经》解才明白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这属于心的清静,本来事没多大,心里反复思考,这是我自己认为心眼小,芝麻粒的事一下可以放下,但总是在心里起念,得不到心无所住。

《金刚经》又云:一切如幻泡影,所以遇到事情要把它看淡,不要纠结,纠缠是人的心不静,有什么事情能够使自己过不去,往往在心打念头。这不是小心眼吗?因此学会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下,放下不是不解决问题,而是反思自心,为什么事情在这个时出现,是心升起杂乱,这件事本来能够做好,可在清静时来解决,所心有了挂碍,仔细一想有时自己暗地会笑,为了一件小事应该心无所住。一切幻泡影。因此改变自心清静,极为上策。可以使心无所住!

谢谢回答完毕,僅供参考,有错毕究。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