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罪说灭九族,最奇葩的还有灭十族,到底是哪九族哪十族?

“灭十族”的典故发生在明初学者方孝孺身上。方孝儒(1357年—1402年7月25日),为明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是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重臣。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夺取帝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09:49:42

“灭十族”的典故发生在明初学者方孝孺身上。方孝儒(1357年—1402年7月25日),为明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是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重臣。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夺取帝位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发出的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就出自方孝孺之手。方孝孺是著名的大儒,学问大,有气节,被朱棣的高级谋臣姚广孝称为“读书的种子”。并给朱棣指出,方孝孺不会轻易归顺,希望朱棣不要杀害他。

很多史书都有方孝孺被灭十族的记载,朱棣占领首都应天,朱允炆自焚而死。大堂上,朱棣让方孝孺来起草即位诏书,并自称是仿效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针锋相对与其展开辩论,字字切中要害,朱棣理亏,说不过方孝孺,盛怒之下杀了方孝孺。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朱棣威胁方孝孺:“你不怕我灭你九族?”方孝孺说:“灭我十族又何妨!”于是朱棣说:“好,就灭你十族!”

灭九族又叫“夷灭九族”,指从自己算起,往上推五代,往下推四代,连新生的娃娃都不放过。灭十族则是“创新”了,指九族外加门生、朋友等。灭九族在古代的政治斗争中比较常见,就是为了完全摧毁一个人的家族势力及人脉,使其永远失去复仇的力量,就是常说的“斩草除根”。可见古代政治斗争之残酷。

朱棣不仅要灭方孝孺的“十族”,还要完全磨灭他在历史上的痕迹,方孝孺的书都成了禁书,连收藏也违法,他的思想也被完全消灭。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胡适都感叹,杀了方孝孺后,中国读书人的种子没了,此后二百年再无政治思想家,是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之开端。

若如此,朱棣也算是民族的罪人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