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灭亡后,历代君主相聚地府论功排序,你认为谁先谁后?

你说的历代君主恐怕只有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这七位吧!你恐怕要说的是秦始皇功劳最大,但我看他的六位祖宗恐怕是要用龙头拐杖打他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4 17:22:00

你说的历代君主恐怕只有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这七位吧!你恐怕要说的是秦始皇功劳最大,但我看他的六位祖宗恐怕是要用龙头拐杖打他。

在外人看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功劳最大,但在秦国的历代君主看来,秦国灭亡的根源也是他造成的,是他传位不当才导致兴盛了五百多年的大秦帝国灭亡。

从秦孝公开始,到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再到秦始皇,虽然每一次传位都有很大波折,特别是秦惠文王到秦武王,再到昭襄王继位,出现了很大的动荡,但是,秦国王室的权力没有失去,朝政正常运转。其间虽然还有宣太后临朝称制,吕不韦为相专权,但秦国一直处于蒸蒸日上状态,国家不乱,朝局不乱。

唯独秦始皇,建立了皇权制,不立皇后,不设太子,不封宗室,把权力只抓到自己一个人手中。结果没料到自己会突然死在沙丘,传位时却被太监赵高给利用了,勾结丞相李斯立了个傀儡秦二世胡亥,胡作非为,三年便把一个诺大的秦朝弄没了。你说秦始皇的历代老祖宗不打他打谁?虽然你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立下万世之功,可是转眼之间就又还给六国了,并且把老秦国的关中根据地都搭上了,弄得老秦人连渣都没有了,不打你打谁。

要评价这七位秦王的功劳谁最大,当属秦孝公最大,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才使秦国实现脱胎换骨,一改往日被打的局面,强盛起来,击败魏国,夺回河西之地和华阴之地,夺得函谷关,从此据雄关傲视东方六国。

当时秦孝公改革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秦国老世族是不愿意让出权力的,大家要知道商鞅变法前秦国是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的权力很大。商鞅变法后秦国变成封建社会,把奴隶主贵族的权力都给剥夺了,这样新兴地主阶级才起来了。所这些奴隶主贵族恨死了商鞅,最后把他抓起来车裂。

第二位要属秦惠文王赢驷,赢驷在位期间拿下汉中,灭掉巴蜀,使秦国有了四川盆地这个后花园,国土面积膨胀了好几倍。北面击败义渠,使义渠臣服于秦国,没有了后顾之忧。东面任用张仪破犀首合纵策略,逼得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大梁,使秦国一跃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第三位当属秦昭襄王,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虽然说四十一年由宣太后主政,但昭襄王还是有很大的作为的,僻如囚禁楚怀王这事就是他干的。后十六年打了不少仗,长平之战就昭襄王时期打的,灭掉了东周,使天下再没有周天子,表明了要统一天下。宣太后称制时昭襄王主要专注内政,将秦国内部治理的井井有条,当对外战争积累了条件。自己主政后使用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把东方实力最强大的齐国麻醉掉,少了合纵时最大的敌人。

当秦昭襄王死的时候秦国已经占据了半个天下,太行山以西,郑州以西,南阳盆地,江汉平原,都已经是秦国的领土了,统一六国是指日可待的事。只是秦昭襄王用兵太频繁了,把内部的积蓄打没了,后来秦庄襄王任用吕不韦为相,用了十多年的休养才得以恢复。

第四位才是秦始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六世之余烈。秦昭襄王时白起把大仗、恶仗都打完了,六国都已经成了病秧秧,再没有出过一位象样的君主。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和两次邯郸之战,已经无力与秦国抗衡。楚国割去南阳和江汉平原后,也已经成为残废,再没有楚庄王、楚武王那时候的气势。齐国麻醉不起,韩魏是案板上的肉,燕国是弱鸡。再加吕不韦执政十三年为他积累的人力、财力,统一六国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实秦始皇的功绩不在灭六国,而在于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于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建立了郡县制等等这一些为后世提供统一的制度和样版,在于他向南进军开拓了岭南,将国土向南推到了大海,达到越南。向东进军进入朝鲜,向北驱逐匈奴,连结了长城,完成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防线。

剩下的三位秦王在位时间都非常短,秦武王在位四年,唯一的功绩是平定蜀地叛乱,攻下宜阳,从此东出没有了拦路虎。秦孝文王在位不足一年,啥都没干。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夺取太原、榆次等三十七城,设立太原郡,初置三川郡,灭掉了小东周国。

因此我认为战国以后的四位杰出秦王中,秦孝公功劳最大,惠文王次之,昭襄王第三,秦始皇最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