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一名胃肠科临床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越来越多样化,胃肠道也经受了很大的考验,除了我们常见的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等这些疾病以外,肠易激综合症(IBS)的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该病非器质性疾病,多呈良性经过,故不会影响全身情况,但由于该病会反复发作,因此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情绪变化。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你解析。
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由于可出现这些症状的疾病较多,因此,在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之前,需排除其它疾病后方可诊断,如胃肠道疾病中的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吸收不良、肠道肿瘤等,女性还需排除妇科相关疾病。引起肠易激综合征最主要的机制为胃肠道动力学异常,结肠蠕动增加时可引起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节段性收缩增加时可引起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其次,胃肠道感染,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对易发酵、有渗透活性的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等,均可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此外,社会心理因素也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如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等,均可直接损伤肠道粘膜;除此之外,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异常或调节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等,均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发病机制。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以后,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过度饮食,限制生冷、高脂食物的摄入,少吃易产气的食物,限制饮酒,尽量少喝咖啡,有利于改善症状;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注意调整情绪,必要时就诊专科医师给予药物治疗;便秘时,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豆类、谷物、坚果等,有利于通便,便秘严重时,可选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药物通便;腹泻严重时可使用洛哌丁胺、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解痉药物如匹维溴铵、曲美布丁等可改善肠道功能,不仅可缓解腹痛,还可改善腹泻、便秘等症状,具体药物的应用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综上,肠易激综合征为良性疾病,不会影响全身情况,以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多由胃肠道动力学异常、肠道感染、肠道微生物变化、对食物不耐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社会心理因素等引起。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