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1950年出生在印度,一个低种姓家庭,家中有6个孩子,他是老三。
莫迪一家人三代都经营着一个小杂货铺,他们比一般的低种姓家庭相比较,也算是富裕一些了,莫迪的父亲在火车
纳伦德拉·莫迪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通男孩,家中四个孩子,莫迪排行老三。他小时候的生活简直是黑暗的,家里的房子光线很差,几乎没有自然光;煤油灯使烟雾和污垢更加浓重。
尼兰詹·穆霍帕德海伊出版的一本名为《纳兰德拉·莫迪的解剖——男人和他的政治》的书说,在他六岁的时候,这个可能是印度总理的人在古吉拉特邦的瓦德纳加尔小火车进站时帮助父亲向乘客卖茶。
莫迪的童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18岁时,他决定在喜马拉雅山上流浪,留下家人和一段未完结的婚姻。
据曾为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撰写了一本扣人心弦的传记的尼兰詹·穆霍帕德海伊说,从1967年到1971年,莫迪的生活“有些神秘”,他有时会连续几个月消失,这一特点一直伴随着他。1995年至1996年,莫迪独自前往吉尔森林,睡在一座古庙里,称自己真的很享受孤独。
卑微的背景
纳伦德拉·莫迪属于社会边缘阶层;他的家庭从事杂货生意,努力维持生计。
莫迪和家人住在古吉拉特邦瓦德纳格尔的一栋单层小房子里。
为国家服务而生
莫迪对祖国的热爱很早就开始了。
1965年印巴战争期间,他在火车站当过印度军队的志愿者。
1967年,他还帮助了古吉拉特邦的洪水灾民。
莫迪,卖茶的
莫迪的父亲在瓦德纳格尔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茶摊卖茶。早年,他也曾在茶摊上帮助父亲。
走偏僻的路
在很小的年纪,莫迪就有了一种放弃和禁欲主义的倾向。
跟随其他传说的脚步,他放弃了吃辣盐,辣椒,油,甚至是粗口。
受斯瓦米·维韦卡南达作品的影响,纳伦德拉·莫迪受到了进入唯心论的启发。
贫穷的童年
莫迪出身相当卑微,他母亲过去常常在家里洗餐具以赚取额外的钱。
他们的情况是,他们甚至不能安排一个摄影师为他们的婚礼。
莫迪经常梦见一种超越传统生活的生活,从教室开始,到办公室结束。
口才
从小,莫迪就有辩论和阅读的天赋。他能在学校图书馆花几个小时看书。
他也喜欢摄影和诗歌。他用古吉拉特语写了一些书,点击的照片赢得了一个展览。
热爱志愿者工作
据说,当洪水肆虐塔皮河时,9岁的莫迪和他的朋友开了一个食品摊,把所得捐给救济工作。
当与巴基斯坦的战争达到顶峰时,他在火车站出发,给贾旺人端茶。
早起的人
在许多采访中,莫迪说他其实睡得不多,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不管他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他总是在5:30之前起床做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