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也叫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转太阳一周的时间来定的日历。它所定的月份不考虑月球环绕地球的运动情况,所以,在阳历月份中月亮的圆缺不固定。
西方所定,现在我国也在用的公历,
阳历,也叫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转太阳一周的时间来定的日历。它所定的月份不考虑月球环绕地球的运动情况,所以,在阳历月份中月亮的圆缺不固定。
西方所定,现在我国也在用的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最先是由罗马皇帝(第一执政官)儒略.凯撒定的,故名儒略历。该历规定,凡是单月三十一天,双月三十天。一年366天多出一天,就要从某个月里扣除一天。由于二月是处斩犯人的月份,不吉利,就从二月份里扣除,成了二十九天。后来他的外甥奥古斯都当上了皇帝,认为他舅舅出生在七月,七月是大月。而他是出生在八月,八月是小月,心里不平衡。因而规定,八月、十月、十二月改为大月;九月、十月改为小月。这样又多出一天,就还从二月里扣,二月就变成了二十八天。
由于地球绕太阳的准确时间是365.2422天,几乎每过四年就多出一天,就每四年置一个闰年,这年的二月为二十九天。但是,由于每年的余数不足0.25天,这样下去,时间长了又加多了。怎么办?
我们把时间扩大到一万年,3652422天,若四年一闰月,即每逢年份数能被四整除就是闰年,一万年就是3652500天,多加了78天。怎样把多加的天数减掉呢?就规定,凡年数后面有二个零的,要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这样,不能被400整除的后面有二个零的年份有75个。除去后,一万年里就只是多加了三天。这三天如何处理,科学家当然会有办法。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我国现在所用日历,既记有公历,又有农历。这样就可以显示两种历中的所有节日,也可以掌握月亮的圆缺,各方面都照顾到了。
其实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月份是按阴历(月亮运行)计算的,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太阳运行)计算的。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