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害死杨业是监军王侁而不是潘美,潘美背了黑锅吗?

历史上的潘美是河北大名府人,杨业是山西太原人,王侁(shen)是河南开封人,来自不同地方的三个人成了宋太宗赵光义手下的将领。
对于潘美和杨业大家一定不陌生。电视剧和评书中的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23 22:55:41

副帅杨业被逼出兵击辽,兵败陈家谷口,绝食自尽,作为主帅的潘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宋雍熙三年(986)开春,宋太宗兴师大举攻辽。宋太宗命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东路军统帅,率军十万兵出雄州,担任主攻;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中路军主帅,兵出飞狐(今河北涞源县);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西路军主帅,云州观察使杨业为副帅,蔚州刺史王侁、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监军,兵出雁门(今山西代县),担任助攻。宋太宗的用兵方案是,用曹彬的大军牵制辽军主力,另外两路助攻部队趁机攻打外围诸州县,待三路大军会师后,再会攻重镇幽州(辽南京,今北京城西南隅)。

西边两路助攻部队进展顺利。潘美所部由威震敌胆的副帅杨业“杨无敌”为先锋,连克寰(今山西朔州市东北马邑镇)、朔(今朔州市)、应(今山西应县)、云(今山西大同市)四州,至此,晋北山后诸州皆克,杨业率部回屯代州,潘美按既定方针率军东进与田重进回合。田重进的中路军连拔飞狐、灵丘、蔚州(今河北蔚县),将幽州同晋北山后各州的联系全部分割,为正面突破幽州城防创造了极佳条件。曹彬的主攻大军也有斩获,攻拔了涿州。宋军战场形势相当不错。

可惜,由于曹彬贪功冒进指挥失当,五月初遭致祁沟关(在今河北涞水县东)惨败,数万将士阵亡。辽萧太后随即将东线主力西调,反击西路宋军。大辽名将、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率领十万大军西进,一路锐不可当。形势陡变,宋太宗赶忙诏令潘美、田重进两军自山西各州赶紧撤退。

潘美、杨业奉旨掩护云应朔寰四州百姓南迁。七月,潘美、杨业护送四州民众南行至朔州狼牙村,闻报辽军已经攻陷寰州,兵势甚盛。杨业建议避敌锋芒,设伏固守以保全百姓。监军王侁一向刚愎自用,他认为杨业畏敌避战,便力主大军直趋雁门北川,大张旗鼓前往马邑。另一监军刘文裕也随声附和,主帅潘美则未表态。杨业认为这是取败之策,实不可为,便极力反对。王侁反唇相讥道:“你素称天下无敌,如今遇敌而退避不战,是不是别有用心哪?”语含影射(杨业原为亲辽的北汉骁将,后降宋),迫其出战。杨业无辜遭受猜疑,甚感委屈,赶忙表态道:“我并非畏敌避死,而是时机不利,只会白白伤亡将士。如今你们责备我不敢死战,那么我就做先锋前去破敌!”

两个监军挤兑副帅杨业的时候,主帅潘美一直未表明态度,应该是默许并支持了二监军的做法,迫使杨业出战。辞别之时,杨业流着泪对潘美说:“此行必不利。我杨业原本太原一降将,蒙圣上开恩不杀并委任一方统帅,授以兵权;我并非纵敌不击,而是等待合适的战机,建寸功以报国恩,如今诸君责备我临敌避战,我应该首先去死战!”说罢,手指陈家谷口道:“请诸位在此处布设伏兵和强弩射手,分成左右两翼为援军,待我转战至此,立即两面夹击救援;否则,我将全军覆没!”

受小人的挤轧,杨业悲壮地出战了,他率领所部从大石路直趋朔州。潘美、王侁亦依照杨业之言,率军在陈家谷口设伏备援。

耶律斜轸闻知“杨无敌”率部出战,赶忙派副将萧挞凛于半路预设伏兵,自率大军前去诱敌。杨业挥师迎战,斜轸佯败而走。杨业是被逼出战,明知对方有诈,也只能硬着头皮挥军追杀。杨业遇到辽军伏兵,赶紧率军杀出重围且战且走,将辽军诱引至陈家谷口(在今朔州市西南)。

再说潘美、王侁布阵设伏于陈家谷口,自寅时等候至巳时(凌晨3时至中午11时),一直没有得到杨业的丝毫消息。王侁等得心焦难耐,便派人登上托逻台(即今山西宁武县西北恢河西橐莲台)瞭望,仍不见一丝动静。王监军遂误以为“杨无敌”已将辽军击败,便急于同杨业争功,立即率领所部伏兵离开谷口抢功去了。潘美无法阻止王侁,也就跟着率军离开谷口,沿着灰河(即今朔州市桑干河支流恢河)向西南开进。刚刚走出二十里地,潘美得到杨业败退陈家谷口的消息。谁知这位主帅竟然见死不救,撇下孤危的杨业军,率军撤走了。

杨业自午时拼死力战至傍晚,败退至陈家谷口,满以为能得到援军的救助,不料人去谷空,援兵早没了踪影。杨业不由悲从中来,只得率领疲惫之众反身进行殊死搏杀。宋军将士死伤殆尽,杨业之子杨延玉与岳州刺史王贵战死。杨业身负重任数十处,犹奋力格杀数十上百辽军将士,战马重伤倒地,老将军力竭被擒,绝食三日而殁。

宋太宗闻报杨业兵败殉国,痛惜万分,下诏赠其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刘文裕皆除去官籍,一发配金州,一发配登州。

骁将杨业本不该毫无价值地丢掉性命。杨业兵败自尽,监军王侁固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为主帅,潘美亦难辞其咎,应负主要责任。以潘美的名将资历与作战经验,肯定会对战场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正确的指挥;可因其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便任由王侁胡来,既没能支持杨业的正确建议,又因错判战场形势而擅撤伏兵援军,更可恨的是见危不救,率军撤离战场,致使名将殒命。传统评书《杨家将》使得杨家群英流芳千古,而潘仁美(原型即潘美)遭人唾骂,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