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韵共分十一类三十部分别是: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 第一类:之部、职部、蒸部 第二类:幽
古韵指的是以《诗经》为主的先秦两汉韵文的韵,传统音韵学关于古韵的研究,主要成就在于古韵分部。如何来分呢?主要就是根据《诗经》的韵字,归纳韵部,所谓韵字,大概就是同韵母的字,但是古代是没有拼音的吧,所以韵字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可以看做是韵脚,诗经里的韵字一般都在句末,比如像《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憂。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这里面,每句句末的字读音是相近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韵脚相同,也就是韵母相同,都有哪些字呢?首句末的“舟”,二句末的“流”,四句末的“憂”,五句末的“酒”,六句末的“游”。把这些字找出来后,归为一个韵部,从这个韵部里找一个字出来代表,比如,以上韵字所在的韵部是“幽”部,这个“幽”可以说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韵母了。当然,按我们现在的音韵标准来看,里面有ou有iu,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他们的发音并没有像我们现在分得这个清楚,他们是同属一个韵部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很熟悉的《诗经》里面的一个名篇《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適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在这篇文章里,韵字是哪些呢?当然就是“鼠”“黍”“女”“顾”“土”了,他们同属于“物”部。
古人就是靠着这个方法,将古韵归类整理出来,通过一代一代的学者不断的研究论证完善,最终确定了先秦古韵一共三十个部。这三十个韵部分别是:
1 之部;2 职部;3 蒸部;4 幽部;5 觉部;6 冬部;7 宵部;8 药部;9 侯部;10 屋部;11 东部;12 鱼部;13 铎部;14 阳部;15 支部;16 锡部;17 耕部;18 脂部;19 质部;20 真部;21 微部;22 物部;23 文部;24 歌部;25 月部;26 元部;27 缉部;28 侵部;29 盍部;30 谈部。
至于“之”“职”“支”“锡”“缉”“质”为什么在同一韵部,“冬”和“东”“屋”和“物”也是如此,我只能告诉你,汉子古韵发音和我们现在有出入,古韵在分部的时候,除了考究我们现在规范的韵母发音外,还对我们现在规范的声母发音给考虑进去了,此外,还有阴声,入声和阳声的区别,毕竟古代是以音定韵,以字分韵,自然是和我们现在接轨国际音标的汉字有所不同了!
在这方面最具权威,集大成者,当属中国语言学家王力老先生了,由他编写经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也是中国音韵学最重要的著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每次回答问题都要了老命,希望编辑给个精华,希望网友多多点赞,有不准确的地方请评论指出,关注国风少年,我会继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国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