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我国历史上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公元1103一1142)字鹏举,相州江阴(今属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他自小聪明睿智,刻苦学习,习练武功。立志长大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因此,岳母在他
岳飞含冤而死,这倒不假!
但岳飞身后,并没有背负何种骂名吧,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精忠报国的岳飞是没有污点的,也是不容诋毁的!有谁敢诋毁岳飞,得先问过我这沙包大的拳头,如果我这拳头不够硬,还有千千万万人的拳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管够!
说到岳飞,就不得不提“岳母刺字”的典故,说的是岳母姚氏在岳飞后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典故,虽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其影响之深远,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也从侧面反应出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与坚决!岳飞(1103年—1142年),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家军”的主要创建者,一生中,参与大小战役上百次,多次击败南侵金军,是南宋王朝的重要支柱之一!
岳飞从20岁开始,先后四次从军,先后从金军手下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商州,虢州,郑州,洛阳等地,击败金军名将金兀术,消灭金军精锐“铁浮屠”!
岳家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而岳飞又常常以身作则,冲锋陷阵,因此,岳家军成为当时南宋战斗力最为强大的军队,多次与岳家军进行作战的金军言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而正是因为岳飞等忠勇的将领及岳家军的存在,才使得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能够苟延残喘!
然而,作为主战派的代表,岳飞等人的功劳越多,就使得主和派越感压力,而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出于某些原因,也不想岳飞在战场上取得更多的进展!
虽然当年赵构继位时曾高喊“迎回二圣”的政治口号,但其并不希望岳飞真的将这个口号当做最终目的去实现,因此,赵构便选择了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出路,议和!于是乎,赵构与秦桧等大臣一同,下令将正在前线同金军作战的岳飞召回,一连下达了十二道召令,最终,岳飞搬师回朝!
后被正在与金国议和的秦桧等人陷害,并在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最终,到了宋孝宗时,才得以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那么,对于岳飞忠心为主,却含冤而死,大家有何想说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