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选择了曹植作为继承人,三国的结局会怎样?为什么?

曹植在政治能力方面显然比不上曹丕,如果曹植继承了曹操的魏王,丞相职位,曹氏集团将长期执政下去。
曹植不会马上篡汉,曹植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在大臣的拥戴下,在儿子曹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9:27:55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把曹植和曹丕两个人的对比放在后面来说。我想先说一下结论,就是无论曹操选择任何人作为继承人,三国的大结局都不会变。结束割据,形成统一,这一大的历史走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唯一会产生变化的就是,是不是还是有司马家来完成统一,这一点就不好说了。但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就是,曹操选择曹植作为继承人的话,或许三国不是由司马家来完成统一,但如果看曹植前期表现的话,也不应该是由曹魏来完成统一。

那我们就先说一下为什么可能不是由司马家来完成统一,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够结束三国割据局面完成统一,其最重要的功劳当然是要归功于司马懿。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在后来成为曹魏举足轻重的人物,那和曹丕的上位是离不开的。如果没有曹丕的上位,司马懿或许依旧还有发挥能力的机会,但他在曹植的手下一定不会像在曹丕的手下那样受到重视,最后还能够成为托孤重臣,以至于给司马家奠定了良好的取代曹魏势力的基础。所以说如果曹植上位,那么司马家族的地位按照常规历史走线的话来看一定会被边缘化,既然如此就不会有后面的三分归晋了。

然后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曹丕作为曹操继承人,继承的又不是帝位,而是曹操的丞相和魏王,他后来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因为他夺取了汉献帝的帝位。这样一来,有一个问题就摆在面前了,如果是曹植来继承曹操的位置,他会不会也来夺取汉献帝的帝位呢?这个还真的不好来判断,如果以曹植前期的作品《白马篇》来看,他的确是有报复的,希望能够上战场杀敌,但这是他的侠客梦,军旅梦,而看不到他的政治报复。但我们要是看他的《七启》,可以从里面发现他是有一点的政治报复的,然后我们在看一下他的《惟汉行》,又能够从里面看到一个拥戴君长的曹植。不看他的行为,从他的文学作品中看他的内心,我得出了一条结论,曹植是一个有着军事、政治报复,却没有篡汉之心的人。所以,根据曹植前期的表现来看,他没有篡汉的可能性,那么这么一来曹魏就不会建立。至于由谁统一就不好说了,也许汉献帝随着政治智慧的增长,开始乾纲独断,中兴汉室,也许诸葛亮北伐成功,也许孙吴集团开始渡江,争夺北方政权。这些都说不好。

那么在假设一下,曹植做了和曹丕一样的事情,那么曹魏就有希望结束三国格局么?个人觉得对比一下两个人的话,应该能得出一条结论,就是曹植应该做的不会比曹丕更好。

先说一下曹植的个性,曹植这个人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这样一个人,如果当了皇帝,我想绝不是个好皇帝,或许也是李煜一类的皇帝。反观曹丕,即便称帝之后他的行为也很有节制,并没有什么纵欲好酒的不良记录。从自制力上来看,曹丕就稳稳的压着曹植。

再看看团队,支持曹植的人是丁仪、丁廙、杨修、孔桂、邯郸淳这就是一群写写文章,玩玩游戏的二代组合,可能杨修厉害一点吧,但毫无政治智慧。再看看曹丕的团队,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贾逵,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政治或军事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很多人在整个历史上都能算的上人才。从这两个团队来看,曹丕就甩了曹植不知多远。除了这两个明面上的团队对比,曹丕还有一点要远远高于曹植,就是他可以很好的维系宗室之间的关系,和他的叔伯兄弟都能很好相处,但反观之曹植好像只跟那几个人玩。这点其实很重要,因为在曹丕这一代曹家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且曹丕跟很多文人的关系都很好,这点只在曹植之上,不在曹植之下,从他因纪念王粲而学驴叫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是个比较有亲和力的人。

再看一下能力,曹植这个人,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文学好像还没什么突出的能力了,要说有那可能就是喝酒喝的比别人多。可曹丕不同,他从小跟曹操身边习武练剑,十岁开始就跟着曹操上战场了,可以说他是从刀枪中滚出来的,他是懂军事的,不是曹植这样有侠客梦的人可比的。而且曹丕也在可以说一步步的从官场走上来的,比曹植也更知道怎么做官,怎么为政。曹植是一个诗人,这点毋庸置疑,但他也只能是一个诗人,因为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智慧,所以他在和曹丕的争斗中输了,但输的不怨。

那么,结论出来了,如果从之前曹植的表现来看,他不会比曹丕更有能力。所以曹植根本无力去改变三国的结局,还是我开篇说的那句,割据结束是必然的。即便把曹丕换成了曹植,只是结束割据的人会不会是司马的问题,但依旧不会是曹魏。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