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北人南征、南人北伐,北人南征成功者多,南人北伐成功者少。自汉朝以后,南人北伐者多耶,按照规模、功绩、声威而排名者有十大北伐名将。
第一名,诸葛亮。
第二名,岳飞。
自古以来北人南征、南人北伐,北人南征成功者多,南人北伐成功者少。自汉朝以后,南人北伐者多耶,按照规模、功绩、声威而排名者有十大北伐名将。
第一名,诸葛亮。
第二名,岳飞。
第三名,徐达。
第四名,朱棣(di)(明成祖)。
第五名,姜维。
第六名,叶挺。
第七名,祖逖(ti)。
第八名,檀道济。
第九名,张发奎。
第十名,韩侂胄(tuozhou )。
【第一名【】诸葛亮。蜀汉军师诸葛亮,先主刘备三顾茅庐,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帮助刘备夺取荆州根据地,庞统死后,诸葛亮挥师入川,为刘备取得益州之地。夷陵之战后,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治理蜀中、深入不毛、七擒孟获,遂作《出师表》出师北伐。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当然六次是个虚数,实际只有五次。诸葛亮矢志不渝鞠躬尽瘁,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杜甫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名】岳飞。生於公元1103年,相州(河南汤阴)人,师从于周侗收为关门弟子。年二十投军,靖康年间坚持抗金,收复建康(南京)。后遇宗泽元帅提携,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次年春,收复襄阳六郡。
1140年,岳飞帅20万岳家军北伐,经过郾城、颖昌等十个战役,歼灭金兀术金兵10万,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进军到朱仙镇。金兀术求和条件第一条是“杀岳飞”,赵构以十二面金牌将岳飞召回。1142年1月,秦桧以“莫须有”之罪,赵构首肯之下,岳飞在风波亭就义。
岳飞词:《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三名】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早年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7年消灭张士诚。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了元朝。 徐达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
【第四名】明成祖朱棣(di)。朱元璋第四子,封为燕王,靖难之役夺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这里不纠结讨论靖难之役的是是非非,朱棣不但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一个北伐残元的统帅。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残元,收复安南(越南北部),并在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六十四卫),并且迁都北京,称永乐帝。“天子守国门”说的就是朱棣;“君王死社稷”说的是崇祯帝。
【第五名】姜维。字伯约,原魏国天水甘谷人,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收为蜀将。诸葛亮去世后崭露头角,逐渐掌管军权。姜维领军后,据说“九次北伐”,大胜2次,小胜3次;相距不克4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后因朝中反对北伐,宦官黄浩弄权,姜维屯田避祸。司马昭五道征蜀,姜维据守剑阁对抗钟会,邓艾阴平渡险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姜维假投降,实施离间计,众多魏将不从,姜维和钟会被反杀。
【第六名】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北伐第一名将。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血战武昌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全面抗战开始,将南方八省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兼政委。皖南事变时,叶挺被浮、项英被叛徒杀害。
【第七名】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今保定涞水),东晋军事家。祖逖和刘琨关系很好,为秀才时同居一室,鸡叫头遍祖逖起来用脚踢刘琨,因此流传“闻鸡起舞”的成语美谈。 祖逖被授予奋威将军、豫州刺史。
建武元年(317年)祖逖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进封镇西将军。因为势头很猛而受到东晋朝廷压制,最后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
【第八名】檀道济,东晋末年南朝刘宋初年的将领,受到刘裕的赏识,曾参加讨伐卢循,灭后秦及元嘉北伐等战役。檀道济根据《孙子兵法》和作战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
宋文帝时期,由于檀道济主张北伐,且功劳很大,遭到朝中猜忌和排挤。朝中大臣捏造檀道济和某些叛将有联系,宋文帝下令逮捕檀道济全家。檀道济对前来逮捕他的人说:“你这是破坏自己的长城呀!”自毁长城成语就出自檀道济。
【第九名】张发奎。广东韶关人,1925年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因功升任北伐铁军第四军军长。
【第十名】韩侂胄。相州安阳人,魏郡王韩琦的曾孙。韩侂胄反对朱熹理学,贬谪宗室赵汝愚,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力主“开禧北伐”,因国家将帅乏人而功亏一篑。
开禧三年(1207年),在金国示意下,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到玉津园杀死,函首于金。韩侂胄长期被定为汉奸、权臣,实在很不公平,韩侂胄北伐失败的原因,一是南宋缺乏领军将帅,二是韩侂胄北伐的准备工作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