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时期,5位不同的省级高官,到底谁的权力最大?

首先,我们聊一下五个高官中品级最高的提督。在所有的省级官员中,提督的品级最高。提督的前身是都指挥使,按照朝廷的规矩,每个省拥有一位提督,沿海省份还会再有一位水师提督。提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08:48:39

首先,我们聊一下五个高官中品级最高的提督。在所有的省级官员中,提督的品级最高。提督的前身是都指挥使,按照朝廷的规矩,每个省拥有一位提督,沿海省份还会再有一位水师提督。提督属于从一品官员,品级比巡抚还高。但是提督属于文官,文贵武贱的模式已经形成。一品武官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二品文官。从权力划分来说,提督能够管理全省的绿营军,类似于将官。但提督需要受总督和巡抚的节制,而且提督只能管理军队事务,不能直接插手地方行政。

因此在清朝的官场上,提督属于被边缘化的官职。各级干部商议的时候,总会抵触和排斥提督、总兵等武官。 在所有的省级官员中,巡抚的实际权力最大。巡抚这个官职出现于明朝,不过属于临时性的职位。到了明朝统治的后期,逐步被固定下来。清朝入关以后,巡抚成为了一个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巡抚一般是正二品或者从二品,负责全省军政民财各个方面的工作,当之无愧的一把手。一般来说,巡抚都会挂“都察院右都御使”的头衔,因此,下级官员喜欢称巡抚为“中丞大人”或者“抚台大人。”巡抚已经进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皇帝赏赐了王命旗牌。

如果发生突发情况,巡抚有权力斩杀各级官员。例如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山西巡抚诺敏准备请出王命旗牌,斩杀多管闲事的田文镜。 布政使的权力仅次于巡抚,布政使也是明朝才出现的官员。起初,明朝根本没有巡抚,布政使是全省的一把手。巡抚出现以后,布政使才沦为了二把手。布政使是从二品高官,仅仅略低于巡抚。在实际工作中,布政使负责全省的经济、民政和人事调动,属于常务副省级。在清朝历史上,巡抚调走以上,布政使升迁巡抚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巡抚衙门升堂议事的时候,巡抚大人自然坐在最中间,两边的位置留给布政使和按察使。布政使属于巡抚的助手,而不是属下。但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巡抚的权力越拉越大,有的巡抚甚至拥有军权,布政使才逐步沦为了下属。 按察使属于另一个省级官员,按察使的品级是正三品,负责全省的治安和司法工作。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江苏按察使收受贿赂以后,开始与江苏巡抚李卫叫板。在真实的官场中,按察使不会直接顶撞巡抚。当然,巡抚也会给按察使留点面子,毕竟都是高级干部。

至于学政的情况比较特殊,学政负责全省的教育工作。在古代科举考试为主的时代,学政的地位非常高。关于学政的品级差别很大,学政的品级可以从二品到五品不等。在所有的省级官员中,巡抚无法压制的就是学政,因为学政属于中央直接委派的干部,巡抚没有权力管理。不过,学政的实际权力明显不如巡抚。 在5位省级官员中,巡抚的实际权力最大,提督的品级最高。

也许大家会问总督的情况,总督一般管理两三个省,已经超出了省级干部的范围。一般来说,总督负责两三个省的军事工作,兼管其他工作,与巡抚属于同事关系。总督没有权力直接管理巡抚,总督与巡抚之间属于相互牵制的关系。从实际权力上,总督甚至还不如巡抚。在清朝统治的末期,为了扩大两江总督的权力,最高层把两淮地区的盐政交给了两江总督。在那些督抚同城的省份里,撤销了巡抚,由总督兼任巡抚的工作。清朝的高级官员都不会一家独大,在最高层的安排下,基本上都是相互牵制。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