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以战功封爵,为何白起仅封君,未封侯?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很多人一直有困惑,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被封为武安君,“身有长物”陪赵姬睡觉的嫪毐却被封为长信侯,难道商君之法失灵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
首先,我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11:15:49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功爵仅仅是爵位的一套新体系,其实与之并存的还有一套古老典雅的荣誉爵位。

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就是一种战国时期的荣誉爵位!

“武安君”的封号更加典雅和高贵,战国时期,只有少数几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才被封为武安君,而封侯的一大堆,当然是武安君的荣誉爵位更加高级一些。

有了高级别的武安君封号,封侯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从军功爵的角度来看,封候是最高的爵位,白起确实没有封侯

白起是战国后期秦国名将,又称公孙起,今陕西眉县东人。

他开始担任秦左庶长,后来经相国魏冉举荐,担任秦军主将攻韩魏,因战功升“左更”。

秦国军功爵有二十级,左更是第十二级了!

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级是左更!

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

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可见,“武安君”的封号,不是军功爵!在秦国的军功爵体系里面,白起没有被封侯!

可能是白起的军功过于显赫,用普通的军功爵没有太大的荣誉了,秦王用荣誉性的武安君更能体现白起的与众不同,以及辉煌战绩

后来,白起用先弱后强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因功晋升国尉,第二年,再升大良造。

这个大良造已经是第16级军功爵了!

在秦国的军功爵体系里面,白起已经接近封侯了!

此后三十余年,白起屡战屡胜,攻城七十余座。

周赧王三十六年,白起率秦军数万深入楚地,大破楚军,战功显赫,他被秦王封为武安君。

后来,白起还有很多战功,却没有被封侯!

说明从级别来看,侯爵没有武安君这个爵位高,所以没有必要封侯了!

比如,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与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兵十三万,将赵军二万驱人河中淹死。

战国时期,武安君是非常显赫的爵位,只有少数功劳很大的人,才能够获此殊荣!

苏秦为合纵长,被赵王封为武安君,之后出使六国,并佩六国相印,采用合纵策略使山东六国与秦国对峙。

战国时李牧数退攻赵秦军,赵王谓“李牧为寡人的白起”,故封李牧为赵武安君。

“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仪礼》篇讲:“君,至尊也。”

郑玄解释说:“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事实上,一般人认为:“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

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有臣子。

《史记正义》说获武安封号的原因是:“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此尊号,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白起也是屡立战功,才受封为武安君。

武成庙就是武庙。武这个字在古代有很崇高的地位!

在唐高宗尊奉姜太公为武成王,和孔子享受同样地位,同时,选出历代以来十大名将陪侍左右。

左起为秦国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劫。

右起为汉留侯张良、齐国司马田穰苴、吴国将军孙武、魏国太守吴起、燕国大将乐毅。

除了十大名将陪侍,还有历代一共七十二人可以享受祭祀。

应该说,姜子牙和十大名将确实是先秦到唐朝最具名望的军事家了。

可见武安君地位非常崇高!

白起,秦昭王时代封武安君,其战胜攻取七十余城,破赵长平军四十余万,名震诸侯。

史记中白起、王翦两人合传,前后辉映,鲜明地勾勒出秦统一六国的战争过程。

《白起王翦列传》的传主是秦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将领白起和王翦,从传中看,他们都是善于用兵的军事家。

《白起传》起首有“善用兵”之语,来说白起的事迹。

总而言之,“武安君”的封号更加典雅和高贵,战国时期,只有少数几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才被封为武安君,而封侯的一大堆,当然是武安君的荣誉爵位更加高级一些。

有了高级别的武安君封号,封侯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所以,白起仅封君,未封侯了!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龚柳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